2022-07-06 21:54:10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7月6日消息 记者 姚艳霞 通讯员 李增炜/文 刘任翼/摄影、视频 肖异/海报设计
在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征程中,山区26县是重点、难点、关键点。我市的武义与磐安县位列其中。
一年多来,两县在共同富裕征程中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如何竞速,出现了哪些创新举措、鲜活案例、硬核成果,当下发展又面临怎样的难题、短板?
《金华晚报》策划推出《奔跑吧 山区县》大型新闻采访活动,从7月4日起,晚报记者将从民生视角发现和见证“共同富裕”在武义和磐安的生动实践。
村民如何共富,美丽乡村如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武义县推出公司强村法,由强村公司对各村资源、资产、资金进行整合利用,统筹谋划县级或乡镇联建的强村项目,实现兜底保障,逐渐打通强村富民的渠道,共同富裕之路愈走愈宽广。
公司化运营:集体强实力 群众增收益
企业到村里批量采购农产品;颇有品味的陶艺馆开起来了;好几批学生过来研学……武义县俞源乡后陶村的村民们看见了强村公司成立后抱团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也看见了蕴藏在其中的增收机会。
今年初,后陶村成立了武义后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同步注册“后陶”牌农产品商标,设计了“后来居上,陶遍浙里”的品牌传播语,在整合村级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的同时,借力共建单位,村企合作,积极拓宽销售渠道。
后陶村以及周边村不少农户自产山茶油,但农户单打独斗,不管是销量还是价格上都不占优势。强村公司成立后,积极与共建单位进行对接营销,很快接了一个大单。共建单位中电科第36所在该村订购了2500公斤山茶油。这个订单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户山茶油滞销问题,还为低收入农户带来一些就业岗位。今年一季度,后陶村山茶油销售额达33万余元。
5月,该公司又接了嘉兴一家单位的茶叶订单。年过六旬的村民章惠明和其他几名低收入农户负责茶叶的包装工作,忙活了6天,每天能赚120元。
后陶村党支部书记、公司总经理吴国华说:“以前,我们觉得不大可能通过农产品销售赚钱。现在成立了强村公司,用公司化的方式来经营农产品,思路更广了。”最近,该公司开起了微信小店,还尝试了直播卖货。“我们将优选本地农产品,如芋头怪、蜜梨干、果酒、粉干等,让它们以‘后陶’品牌走出去,让村民和集体增收。”
成立半年多来,武义后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除了销售本村及周边村民的农产品之外,还在探索富民增收的其他路子。
6月29日,后陶村迎来了首个研学团队。浙师大初阳学院的40名大学生将在村里停留两个星期,开展研学活动,并进行直播,为当地农产品吆喝。“这是通过县里帮忙引进的项目,这个项目做起来的话,可以给村里带来可持续性收入,比如研学费用、参与者的食宿费用等,这次游学,学生们就租用了村民章秀花的房子。”吴国华说,通过这次尝试,大家有了底气。“就算100人的团队过来,我们也能接待。”接下来,在住宿方面,他们考虑村民共建,由村里和公司统筹资源,给符合条件的农户授牌,集中管理,提升接待能力。
另外,基础设施方面,在前期开设陶艺馆的基础上,强村公司已经在规划二期建设,准备打造艺路共富基地、艺路会客厅、后陶民匠劳动美育研学基地等,届时餐饮、住宿、公共厕所、村庄环境等都会跟上。
“有了公司之后,开展经营性行为方便很多,所有收入都进入村集体账户。”吴国华说,在强村公司的带动下,通过自身发力,加上多方助力,后陶村的变化很明显。以前,后陶村的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每年经营性收入只有4万元左右。今年实现大跨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可达到80万元以上。
抱团发展:经济薄弱村尝到“甜头”
强村公司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对于一个村庄、对于普通村民来说,有什么意义?
“强村公司就是协调优质资源,把分散的资源盘活起来,然后实施规范化、实体化、市场化运作,有了效益大家一起共享。通俗点说,就是抱团发展。”陶胜俊做玻璃制品的。他租用的厂房就属履坦镇的强村公司。每年他要向镇里的强村公司支付租金80万元。强村公司再拿这些租金给薄弱村分红,让村集体实现增收。
在武义,强村公司按照“县乡统筹、股份经营、保底分红”原则组建,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核算、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模式,吸收村集体入股。如位于武义县泉溪镇的众腾高新科技生产基地小微园一期项目,是县级强村项目,建设运营主体是武义县金投控股旗下的武义县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投公司),总规划用地约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总投资预计1.4亿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届时将建成两幢5层现代化标准厂房,一年分红总额预计可达700万元。
接下来,农投公司还将推进二期项目落地,在武义县经济开发区、桐琴镇、泉溪镇工业园区各选址100亩左右工业用地建设小微企业园,以市场化为导向,吸收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入股,通过收益分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以前,我们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很少,只有几万元的土地承包款。这两年,我们村陆陆续续入股了一些强村项目,可以拿分红。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村里人都很开心。”俞源乡钟丛村党支部书记雷春建说,去年乡里集资,他们村拿出10万元,财政补贴25万元,投资金额是按35万元算的。后来他们又从农村信用社贷款200万元,由农投公司统筹谋划。
每次拿钱投资,钟丛村都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大家都很支持。“有政府当后盾,我们安安心心拿分红就行了,去年有十几万元,今年增长到二三十万元。”雷春建说,这些钱最终还是用于村民,比如开展村庄建设、给低收入农户提供补助等。
武义县生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也是县级强村项目之一,吸纳了12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入股。该项目负责人赖荣法说,目前厂房、路面、绿化等都已完成建设,机器设备也已安装。接下来就要进行招投标,相关企业承包之后,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武义县农业农村局农经站站长杨晋说,强村公司作为一个载体,带来的变化很明显,比如盘活各方资源,实现以强带弱,“以工哺农”。从县级层面来讲,农投公司将通过县级项目统筹推进,每年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支付2000万~2500万元项目分红。
受地理位置差异、资源分布不均等客观因素制约,村集体经济容易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仅靠一个村庄就让资金“生蛋”并不容易。而强村公司通过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可以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武义县先后组建了1个县级强村公司、17个乡镇强村平台,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逐步实现村集体从整体消薄到巩固提升的转变。截至目前,县级强村公司已累计吸收153个原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入股,依托国有企业在资金、资源、人才等方面优势,统筹谋划县级或乡镇联建的强村项目。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