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金华文旅   正文

婺风遗韵·拼搏争先② |八婺大地的“拳术”江湖——拳拳承薪火 赓续报国志

2022-07-21 22:25:19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王健

  金华新闻客户端6月21日消息 记者 徐桢瑾 文/视频  方向/解说



  对中国人而言,武侠情结似乎刻在DNA里。每个人的儿时,想必都有一个武侠梦,也许是练就一身功夫,闯荡江湖,行侠仗义;也许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为一代武林盟主。

  不过,武侠多少带有艺术想象的成分,武术则不然。

  在中国武术界,拳术占有一席之地,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太极拳、少林拳、咏春拳等拳种。那么,金华的武术人练什么拳?这就不得不提到岳家拳和大成拳。它们出身名门,都与民族英雄岳飞有关;江湖地位举足轻重,分别于2009年、2012年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次,我们走近岳家拳、大成拳,通过传承人了解这两个非遗拳种的前世今生,窥探潜藏在这座城市中的“武林世界”。或许,“武林高手”就在你我的身边。




  岳家拳


  大成拳

拳术源流

始于岳飞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在抗金作战中,岳家拳诞生了。

  岳家拳由岳飞所创,最初用于军中短兵作战,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是我国较为完整地流传下来的宝贵拳种之一。

  金华岳家拳又称“岳武穆柔术”。清末,岳家拳一代宗师张春林行走至金华,机缘巧合,收了金东塘雅人郑克荣为嫡传弟子。就这样,岳家拳开始在金华落地生根。

  这一经历有点武侠小说的味道,不禁令人联想到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郭靖和洪七公,行走江湖,遇高人点拨,被传授武功绝学,成为一代大侠。

  此后,郑克荣在继承张春林技艺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学派所长,逐渐完善金华岳家拳技艺体系,并将岳家拳传授给了嫡传弟子金东傅村人朱国维,朱国维又代师传艺教授郑克荣之孙郑如槐。在一代代的传承下,岳家拳在金华生根发芽。


  岳家拳展示


  那么,大成拳和岳飞有什么关系,又是怎样传入金华的呢?实际上,大成拳源于形意拳,而形意拳又源于心意拳。据传,心意拳为岳飞所创,所以大成拳的创立是对岳飞心意拳的继承与发展。

  上世纪40年代,河北深县人王芗斋创立了大成拳。又是一次机缘巧合,1958年,15岁的金华人倪保强和家人到北京游玩。有一天,他在天坛公园练拳,遇到了一名拳师,并受其点拨和指导。这名拳师就是王芗斋的嫡传弟子王选杰。

  这次相遇,倪保强与王选杰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倪保强拜王选杰门下,成为大成拳第三代传人。

  不得不说,这场景像是武侠功夫片中常看到的片段:“少年,我看你骨骼惊奇,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将来必成大器。”正是在倪保强和其他大成拳前辈的积极组织和倡导下,大成拳在金华实现了从无到有。


  大成拳传承人倪保强

攻守兼备

刚柔并济

  在金东区傅村镇傅三村,记者见到了金华市岳家拳第四代传人傅国荣,他是金华市岳家拳研究会名誉会长、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家拳(岳武穆柔术)”代表性传承人。16岁起,他就开始学习岳家拳,为全面系统学习,一生曾拜4名师傅,其中包括郑克荣的嫡传弟子朱国维。

  岳家拳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傅国荣介绍,岳家拳博采各种拳术精华,具有短小精悍、桩沉步稳、技击实用的特点,有四路拳法,能使用各类器械。


  岳家拳双刀


  《说文解字》对“武”的解释为:“武者,止戈也。”武术是用来制止侵袭的技艺,往往讲究克敌制胜,最初用于实战的岳家拳就是最好的例子。

  “岳家拳很实用,擅长进攻,能攻亦能守,实战性强。招式灵活,千变万化,能做到四两拨千斤。”这就好比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四路拳法每个招式均可灵活组合使用。


  岳家拳双斧


  与岳家拳不同,大成拳作为一种意拳,强调以意念引导动作,没有固定的招式和拳套。“大成拳注重精神、意感和自然力的修炼,练拳者想怎么打就怎么打。”金东区大成拳协会主席、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成拳代表性传承人倪保强介绍,大成拳柔中带刚,亦可以柔克刚,共有“七妙法门”,其中站桩是基本功。

  除武术的传统技击功能外,养生是大成拳的另一大功能。倪保强说:“通过站桩功的训练,可以调节呼吸、畅通血液、舒和筋骨。”


  大成拳传承人倪保强


  说完,他向记者演示了站桩功中的养生桩。“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均立稳……”养生桩看似简单,与扎马步类似,但记者尝试后发现,对于第一次练习的人来说,保持重心就是个难题。看来“武林高手”并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新老传承

经久不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岳家拳、大成拳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传承与发展是必然,但传承的不仅是招式和方法,也是精神理念,这精神是勇于拼搏进取,敢于奋勇争先。

  岳家拳的发扬光大,经历了几代传承人的付出。最初,岳家拳以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直到郑克荣之孙郑如槐整理编撰了《岳武穆柔术拳谱》,这才使岳家拳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


  岳家拳展示


  在过去,岳家拳的传承主要依靠血缘传承、师徒传承和地缘传承,传承地点多是各师傅的家中。随着时代变迁,岳家拳越来越注重外在的传播,逐渐从私人传承向公共传承转变。比如金华部分村镇建立了岳家拳辅导站,有的社区、小学还把岳家拳“请”进去。

  2018年10月,金华市武协岳家拳研究会成立,会聚了金华各地岳家拳精英,研究会地点就设在金东区傅村镇。傅国荣说,研究会的成立可以更好地凝聚起岳家拳的传承力量。

  对于岳家拳的传承,傅国荣也有自己的担忧和顾虑。场地受限、资金缺乏、学拳者不多,都是当前面临的问题,如何破局是他们接下来要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岳家拳展示


  与岳家拳相比,大成拳的现状要好一些。金华是全国最早传播大成拳的地区之一,金东区也是“浙江大成拳之乡”。倪保强说,现在金华地区练大成拳的有4万余人。

  1989年,倪保强邀请师傅王选杰到金华教大成拳,第一次开课就有50多人报名。“大家兴致很高,后面学的人越来越多。”1991年,金华成立了大成拳研究协会,这是当时较早有组织、上规模推广大成拳的活动组织之一。


  倪保强与弟子站练大成拳技击拳


  “我们依托武协、社区、学校、村庄等,开展了一系列大成拳的推广宣传活动,金华城区紫东苑小区就有一个大成拳的学习基地。”倪保强告诉记者,去年,金东区曙光小学开设了大成拳教学课程,是学校“双减”背景下的特色教学活动。

  在古代,武林高手要想在江湖中搏个名声,往往会参加武林大会。放到现在,就是参加传统武术比赛和各类活动展演。正因如此,岳家拳和大成拳逐渐走出了金华,在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大成拳进校园


  傅国荣和倪保强都表示,除了金华本地练拳者,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学拳的人很多。他们也在尝试更多的传承方式,比如通过直播或录制视频,在线上平台开展教学,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让岳家拳、大成拳在历久弥新中更好地传承发展。

  (照片由金华市文旅发展和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