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正文

文艺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2-08-05 21:16:08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孙武斌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5日消息 婺城新闻传媒中心 曹静怡 文/摄


  近年来,婺城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爱好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文艺惠民工程、文艺志愿服务等,奏响婺城“精神共富”的新乐章。


文艺团队

点亮群众生活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近日,在雅畈镇一村文化礼堂,伴随着管弦鼓乐,李清照的诗词融入特色的婺剧表演里,咿呀婉转,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

  “结合宋韵文化是我们今年演出的一大特色,每周五大家聚在一起认真排演。”沈彩仙是民乐团的一员。她说,该民乐团由当地普通群众组成,现有20多名成员。在雅畈镇文联的牵头指导下,大家吹拉弹唱,发挥所长,凭借着对婺剧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表演。“过了花甲之年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身心健康的同时又赢得许多掌声,生活美着呢。”沈彩仙说。

  近些年,在婺城像这样的民间文艺团队有很多,促进群众文艺不断繁荣发展。

  雅畈镇文联副主席、秘书长潘丽娜说,雅畈文化底蕴深厚,自2020年10月婺城区第一家乡镇文联在雅畈成立以来,有效地整合了民间文艺团体,不断壮大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又陆续成立了书画、诗词楹联等协会,共有会员100余名。同时,积极深挖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资源,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创作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的文艺佳作,为区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半年,我们将成立镇级文联曲艺家协会。很多村民听到消息后加入意愿强烈,纷纷致电咨询。”潘丽娜笑着说,之后他们还将在各个村社成立曲艺分队,在主动把文化送到基层、送到百姓身边的同时,也让更多的文艺爱好者加入进来,奏响民间文艺团队最强音。


文艺阵地

构筑“精神高地”


  “文化礼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暑期里我常带孩子来这里学习,参与艺术培训、艺术体验。”居民李阿姨是土生土长的蒋堂镇人,对于他们而言,蒋堂书香文化礼堂不只是记忆里的“乡愁基地”,也是最接地气的“文化地标”。

  “今年7月是浙江省首个全民艺术普及月,我们礼堂就举办了传统剪纸艺术、传统面塑艺术、朗诵艺术三堂培训体验课,以及浙江财经大学社会实践‘婺剧进乡镇’主题活动。”该文化礼堂负责人陈纪祥说。

  据悉,蒋堂书香文化礼堂前身是“蒋堂文化大院”,2020年再次升级后的服务项目涵盖了文艺排练厅、艺术讲堂、民间艺术展厅、百姓舞台、图书分馆等功能,更好地为集镇居民、周边村民、外来务工者提供优质的文化艺术服务,提升了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文艺阵地需要坚守和发展,莲廉文化馆也是当地人传承历史文脉的一个阵地。”蒋堂镇文联副主席、秘书长程明芝说,千百年来,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让更多人看到莲花高洁的品质,而在蒋堂镇开化村的莲廉文化馆中,“莲廉文化”同样让很多游客放慢了脚步。

  作为周敦颐后裔聚居地,开化村周氏后人始终以《周氏家训》引领着家族世代崇清崇廉,传承先祖出尘离染的为官之德。而莲廉文化馆的建成,不仅提高了乡村文化品位,促进农民精神富有,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婺城及周边的文人墨客、学者和百姓前来参观学习,在打响了该村知名度的同时,更丰富了农村经济业态,助推研学与乡村旅游。

  开化村的“莲廉文化”,泽口村的婺剧文化,沙畈村的移民文化……程明芝表示,为更好地丰富百姓文化生活,蒋堂镇将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抓好文艺阵地建设,开展相关文艺活动。“9月26日,沙畈村移民30周年纪念活动暨首届移民文化节活动将在这里举行,依托文艺阵地,聚焦移民文化,届时将会有许多原创有趣的节目轮番上场,共同演绎和美乡村共富共美的新生活。”程明芝说。


“文艺创客”

助力“艺术乡建”


  流水潺潺,风雅江南。网红打卡点安地镇岩头村是假期避暑玩水的好地方,也是吸引文艺创客纷纷入驻的诗意家园。

  游步村中,常能听到希桐琴萧馆里传来宁静悠远的阵阵琴音;不远处婺州扎染工作室里,不时集聚着三两游客,挑选着背包、衣物等文创作品。此外,这里还进驻了禾居文旅策划公司、王剑波手机摄影工作室等。周末及节假日,到岩头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村上的“农家乐”常常座无虚席,游客在享受绿水青山、乡土美食的同时,还能体验古琴、扎染、摄影的魅力。

  “婺城‘艺术乡建’通过激发‘文艺创客’的活力来破题,岩头村便是‘艺术乡建’的生动样本。”婺城区文联相关负责人说,包括雅畈镇汉灶村、罗店镇大岭村、白龙桥镇新昌桥村、长山乡长山三村等,因为文艺创客的进驻,美化了乡村建设,也带动了文旅产业发展。

  近年来,婺城区文联紧紧抓住文艺“两新”中“文艺创客”这一群体,先后创建了婺城区文艺创客联合会、“北山文艺创客之家”,通过艺术家驻点联村、引进“艺术工作室”、建立实践基地等形式,助力“艺术乡建”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已有120余个“艺术乡建”的点位、基地、组织分布在婺城各乡镇。

  下一步,婺城区文联将制定出台“艺术乡建”具体实施方案,筹建婺城“艺术乡建”共富基金,发挥公益组织、乡贤等社会力量,助力婺城“艺术乡建”,擦亮婺城文艺金名片。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