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5 21:23:03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5日消息 记者 赵如芳
疫情突如其来,勇士无畏出征。炎炎烈日,给勇士们增加了许多“烤验”。在一个个核酸采样点,在一个个“小门”口,天使白、守护蓝、志愿红们汗流浃背,忘我坚守。每一个抗疫人湿漉漉的后背,都有一个动人的“背后”故事。

8月3日下午3时多,采样任务结束后,金华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医生余柯达脱掉防护服,湿透的格子衬衫紧紧贴住后背。一名同事用手机偷拍下这一瞬间,仓促之间连他的头也没拍下来。

3日上午10时多,余柯达和同事到达义乌福田街道采集核酸。中午左右,他作为第二组采样人员上阵。担心穿了防护服后喝水不便,他先喝掉一整瓶矿泉水,然后戴上N95口罩,穿上防护服。正值高温,街道工作人员让他们在两栋楼中间有阴凉的地方工作,还配了电风扇。然而,防护服密不透风,5分钟后,余柯达的衣服就已湿透。湿漉漉的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余柯达认为,只要不中暑就绝不退出,他继续给群众采集核酸,一直坚持到下午3时多完成任务为止。
脱下防护服,摆脱闷热感,余柯达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顿时觉得世界很爽朗。他先待在太阳下,等衣服晒干后回到空调房,傍晚6时多才回到医院。

“这天气三级防护,湿透。”8月4日中午,浙大四院核酸采样队员许理民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他的自拍照,绿色的手术衣泾渭分明——上面90%是被汗水打湿的深绿色,下面10%是干燥的浅绿色。

8月4日凌晨3时多,许理民和同事出发,到宗泽路上的一个工地采集核酸。为了预防中暑,许理民提前喝了藿香正气水。帽子、N95口罩、面屏、防护服、手套……在室外近40℃的高温下,这样的装备不透气,非常闷热。尽管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了电风扇和冰块,许理民还是很快出汗。他忍受着汗水的肆意流淌,麻利地采集着核酸。完成在工地的采集任务后,他又转战江东街道钓鱼矶社区,一直忙到中午12时,一共采集了四五百个样本。
脱掉防护服时,许理民忍不住拍下了自己汗湿的衣服,还偷拍了同事朱德律浑身湿透的模样。8月5日凌晨,许理民和同事再度出发采集核酸,找不到新的手术衣,他穿上前一天湿了又干的手术衣,匆匆上阵。“反正再新的衣服等会也会有一股汗臭味。”他调侃道。

“叔叔,你是这个村的村干部吗?我看你的衣服都湿了。”“全部都湿了,没办法。”8月4日上午10时多,在义乌市江东街道商博社区后村,村监委主任金祖海被汗水打湿的后背,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后村距离发现多例阳性感染者的青口夜市只有数百米,自疫情发生以来,村干部们都进入了异常忙碌的状态。8月4日清晨4时多,金祖海出发去拉核酸采样点需要的物资,之后打包样本,核对人数,共打包了2000多个样本。火热的太阳底下,他戴着绿色的口罩,沉重的呼吸让口罩一起一浮,蓝色的隔离衣罩住了前胸,裸露出来的后背湿了一大片。上午11时左右,核酸采样结束,金祖海又忙着转运村民,晚上12时回家后,也不断接到各种任务。8月5日凌晨,他又出发继续忙碌,今年57岁的他,头发已花白,但在疫情面前,他像年轻人一样冲锋在前。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