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正文

施亮:英勇是一瞬间的不假思索

2022-08-15 16:15:16

来源: 无

作者: 蔡敏奇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15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俞夏冰 文/摄(除署名外)


  8月12日晚8点50分左右,施亮跳入水中。夜色昏暗,他不记得从岸边出发的时间,但上岸的时刻牢牢印在脑海中:8点56分——这场施救没有超过6分钟。

  在这6分钟里,燕尾洲公园彩虹桥有人落水的信息,从热心群众的手机端出发,经过110接警中心,转接到江南派出所,通知到在江边巡逻的辅警施亮,最终以落水者获救快速形成闭环。市民施以援手、警情快速传达、警察英勇无畏,整个系统运转默契。

  “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特别勇敢,我只是不假思索做了分内的事。”施亮说。

江中救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是我救援用时最短的一个。”

  到达事发地点仅用40秒


  “接到报警信息,我们正好在彩虹桥靠近亚峰路的江堤附近。”施亮回忆当晚事件发生的始末,他与同事刚结束夜间的一次巡逻,返回江堤附近的治安岗亭,“接到信息我们一路狂奔,到达事发地点仅用了40多秒。”

  据岸边的市民提供的信息,落水的姑娘从桥中央跳入水中,那时水中央漂浮着三四个救生圈,让施亮与同事第一时间锁定落水点。

  从安全角度出发,施亮选择从岸边入水救援,“本来打算用警绳,后来发现不够长,我就拿了一个救生圈出发了。”游去的过程很轻松,但找到落水者后,施亮发现救援异常吃力,落水者因为紧张应激将双臂牢牢交叉在胸前,导致救生圈套不进去,这时候用手托举成了他唯一的选择。“我一只手托住她的后脑勺,将她的头借力靠在救生圈上,一只手穿过她的腋下,找到一个平衡点,又将自己的下巴靠在救生圈上,保持头部露出水面,就这样向岸边游去。”承受了两个人的重量他游得缓慢却坚定。

  后来有一个市民也跳入水中一起帮忙,“很感谢他,但他下水没有携带专救援设备,我还是会担心的。”即将到岸边的最后十几米,巡特警大队PTU中队队员毛晓辉也下水增援,为三人平安上岸保驾护航。

  “我到底死了没有。”这是落水者到达岸边说的第一句话,突如其来的呛水让她失去清醒的判断力,施亮说:“你没有死,你现在很安全。”在水中,施亮就一直强调不要挣扎,他托着她的头说:“你现在可以放心了,已经安全了,千万不要动,我马上带你回家。”

  不管落水的原因如何,大部分落水者在落水的瞬间都会紧张与慌张,要想将他们救起除了要反应快速,还要做好情绪安抚,“有些人跳水是因为一时想不开,跳水的瞬间就会后悔,这时我们的帮助就非常重要。”施亮说。


  “从警是我的第一志愿。”

  深谙水性已有20多年


  施亮扎的第一个猛子,发生在少年时期的武义江畔。那时他住在古子城周边,每到夏天,孩子们都喜欢去上浮桥玩水,受时代限制他们的漂浮工具往往是一个轮胎的内胆,“那片水域就是我们的游乐场,我少年时期的朋友都是在上浮桥游泳认识的。”久而久之他也练就了一身的好水性。

  到现在,40岁的他也常带着13岁的孩子去一些安全水域游泳,对他来说,这是一项必备的技能。“这个技能就跟学习写字是一样的,只要学会了就忘不了,不过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方面要自己心里有数。”施亮说,现在他在游泳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看看自己能游多久,下水救人的第一点就是要保障自己的安全。

  “小时候,大人们问我长大了想当什么,我都会说当警察。”施亮笑了笑,他从32岁开始到江南派出所当辅警,目前为止已有8年整,他们的排班不如正常上班,经常顾不上回家,对此他的家人们也已经习惯。“我儿子经常跟我说,好久没见你了爸爸,我也只能摸摸头,安慰他一下。”


  此外,警察工作的危险系数也是其他工作的好几倍,对此施亮对家人干脆都是报喜不报忧,“冲进火场、跳进水中救人,这些事情在家里我都不说,说了徒增忧虑。”

  在他的警察生涯中,因为深谙水性,一旦发生落水事故,他总是冲锋在前。今年7月9日,一男子因家庭矛盾,来到通济桥上跳河,结果因为会游泳,来来回回往水底游却沉不下去,心里产生后悔的念头,但是力气早已在往水底游去的过程中消耗殆尽,只能勉强支撑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我们接到群众报警赶到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了。”施亮说,那时男子的状态已经虚脱,被救之后,醒悟过来自己的行为太过愚蠢,痛哭流涕。

  “兵贵神速,我们救援就是要分秒必争。”在施亮的视角中,现代社会物质条件好了,但是人们的精神往往都很脆弱,一时想不开寻短见的事情时有发生,把人救上岸后,一开始他可能很硬气质问警察:“为什么救我?”但过一会就会懊悔流泪。从警多年,他早已忘记将多少个人从死亡线上拉回。


  “我们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警务服务24小时在线


  江南派出所辖区包括南苑社区、中村社区、金钱寺社区、下官桥社区,施亮是该所的巡逻队成员。平时,他跟同事们穿着制服,骑着摩托在计划好的街道上巡逻,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现在的治安水平较之以前已经提高了很多。”他用电动车的盗窃打了个比方,以前电动车锁在街边一不小心都很容易遭贼,如今外卖小哥将电动车临时停放在路边去小区里送餐、取餐,钥匙留在车上不拔都问题不大。“不过有时候,我们遇到了,也会在路上帮他看一下车。”

  基层派出所每天面对最多就是群众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但这些事对于每个老百姓来说都是大事,群众有困难找警察,在施亮看来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众失望。”他说。

  独居老人扛米上楼,走到一半力竭晕厥,邻居看到了马上报警,施亮马上赶到,并呼叫救护车将老人送医。“很多人在生活中很无助,我们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道防线。”有老人家电话打来求助说家里面好几天没有灯了,你们能不能送个灯泡来?有小孩打电话说家里人对自己不好,很抑郁想自杀……每天报警的人形形色色,但他们都是基于寻求帮助的考量,也是处于对警察服务的信任,只要他们来电话,警方必定有回应。

  “作为辅警,速度是第一位的,接到通知,马上就到,使我们工作的基本要求。”平淡却忙碌,琐碎却重要,严格却温情。他深知,正是有了他们日复一日的艰辛和坚守,一次又一次尽责的出警,一场又一场耐心的调解,一天又一天严谨的巡逻,才有了辖区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城市的平安和谐。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抽调到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是每个辅警几乎都要经历的工作,施亮也不例外,从凌晨开始到夜晚收工,他们坚守岗位,为核酸检测的有序开展付出努力。多付出、多奉献就是他的工作态度,做好群众服务就是他的工作信条。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