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5 22:26:17
来源: 金华日报社金义新区分社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15日消息 记者 方璟 报道组 徐盼 龚睿
8月初,义乌突发疫情,全城闻令而动,齐心战“疫”。金东区于8月3日重新启用位于金华科技城的核酸检测中心,在完成自身全域检测的同时,承担义乌核酸样本检测任务。这里每天的核酸检测样本都在2万管以上,最高达3.3万管。一群“幕后英雄”与病毒近距离对峙,他们身着密闭的防护服,在负压环境下进行长时间、高强度工作,通宵达旦、默默付出,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8月7日,25954管;8月8日,27424管……”核酸检测中心负责人王晓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数据和注意事项。从基地启用那天开始,她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全面统筹协调各项工作,使基地工作人员快速按照各自岗位分工进入战斗状态。
“样本一般都是深夜12点左右送到,大家都是通宵检测。”王晓武说,面对海量的标本,检测人员需要拧开盖子-戳枪头取标本-打掉枪头-拧上盖子,这一连串动作要重复上千次。
样本振荡、加样、制备要70分钟,扩增时间是80分钟。为了尽可能缩短检测结果“出炉”时间,抽调至检测中心的金东区中医院医生罗卫翔整理出一套核酸检测样本优先级实施草案,实现“密接次密接”“三区”等样本接收即上机,保证检测设备使用效率最大,高效准确完成突增的核酸检测任务。
刚刚结束工作的叶晓云,已是一脸疲态。她来自金华广福医院,是本次支援中心的54名医护人员之一。8月13日晚,孝顺镇、傅村镇、鞋塘办事处辖区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晚她前往支援。凌晨4时30分结束核酸检测中心(区疾控中心)的检测任务后,她又赶往17公里外的核酸检测中心(金华科技城),开始了新一轮工作,直到8月14日上午9时才走出实验室。
随着样本数量不断增加,核酸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息,增援一线。基地核酸检测员俞燕红得知核酸样本检测工作人员紧缺,本在家里休假的她毅然选择提前回来上班。“核酸样本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既然工作有需要,我就应该在岗位上。”俞燕红说。
在与外界隔绝的密闭负压实验室里,工作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紧张忙碌,就连额头流下的汗水都无法擦拭,这样的工作状态要持续整整一夜。
“半夜的班是最难受的,有时候很困,却还是要逼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提取完的核酸很容易被污染、降解,整个操作过程必须全神贯注,不能有丝毫分神。”检测员王城杰说,有时候做着做着就忘记了时间,凭着肌肉记忆操作,直到换班的时候,整个人才感觉到身心俱疲,手又麻又疼,腰也直不起来。虽然很累,但是为了能够尽快出报告,大家一直在咬牙坚持着。
从标本接收到信息核对、标本编号、试剂准备、标本提取、扩增分析、读取数据再到数据再核对、上传结果,每一份看似简单的核酸检测报告,背后都有一群人的辛勤付出。他们不分昼夜,争分夺秒,认真负责地发出每一张报告单,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经得起“检验”的检验人。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