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8 19:52:07
来源: 无
本报评论员
金华地处浙江之心,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浙江四大都市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对金华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建设浙中城市群,不仅是金华的事,也是优化全省城市空间的大事。”建设全省第四大都市区,既是省委赋予金华的时代使命,也是金华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迫切任务。
过去十年,我市始终锚定大都市区建设这个战略目标,大力破散促聚,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坚决答好都市区建设这道必答题。通过广泛凝聚共识,强化机制牵引,突出重点破题,历届市委把共建都市区作为一以贯之、一贯到底的战略主线,推动共建都市区成为全市上下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构建决策、会商、协调和跨区域统筹等机制模式,坚持“项目化+清单式”推进都市区建设,连续打出“都市能级提升战”“共建项目攻坚行动”等组合拳,不断提升金义都市区能级和辐射带动力。
在基础设施完善、城市面貌提档、融合发展加速的同时,我们仍要看到都市区建设中存在统筹能力不强、产业支撑不足、城市能级偏低、发展“双核”未形成有效合力等一系列问题短板。我们必须以都市区的定位、视野和标准聚合力、强规划、抓项目、惠民生,不断提升金义都市区能级和辐射带动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好都市区建设之路,才能在激烈区域竞争中抢占主动、赢得先机。
要以金义一体做强龙头。都市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至关重要。做强金义黄金主轴正是先手棋、关键招,不断提升金义黄金主轴协同度、拉动力,依次带动全域协同共进,加快形成“一轴两带多组团”的都市区空间发展新格局。
要以综合交通强化支撑。既要以“大枢纽、大路网、大物流”建设为主线,加快都市区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际快速路“三大闭合圈”建设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持续放大区位优势、释放同城效应,又要坚持适度超前,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性交通大项目,为都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要以城市更新提升能级。全域开展城市更新“4321”行动,以都市区标准重塑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打造一批体现浙江第四大都市区气魄的城市地标等现代都市标配,全方位推进城市颜值蝶变、都市区能级跃升。
要以民生共享惠民利民。都市区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百姓得实惠,我们要聚焦社会关注度高、群众获得感强的领域,驰而不息推动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落实。比如加快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10分钟健身圈”,让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又如加快推进金华理工学院等标志性工程建设,紧盯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医疗中心、文化中心的目标持续攻坚,让实实在在的都市区共建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打造城市群、建设都市区是历史重任,而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是这一战略目标的阶段性目标,是围绕战略目标梯次推进、分步实施的重中之重。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明确了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的目标、路径与重点任务,必将推动我们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合作新空间、塑造竞争新优势,为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区探索有效路径、提供有力支撑。让我们在新征程上勇于破题、实干争先,共同谱写全省第四大都市区建设的新篇章。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