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正文

5次入朝无果 烈属寻亲终不弃

2022-09-30 21:30:31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汪寒

婺城区蒋堂镇清水塘村金汝连烈士1952年4月参军前往朝鲜,留下年迈的母亲和新婚不久的妻子,从此杳无音信。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妻子已经怀有身孕。

  今年70岁的金志建是金汝连烈士的遗腹子。在他手机里,一直存着一张父亲的照片,那是从烈士证上拍下来的。“人老了容易感慨,时不时翻出来看看,想象和父亲在一起的场景。”从2014年起,金志建循着父亲当年的足迹,连续5年入朝寻亲,他在烈士墓碑上挨个寻找,却始终没能找到父亲的名字。

  烈士纪念日当天,金志建一早就从衢州缙云迎回了父亲的铜像,这是他按照父亲遗像定制的。他没有把铜像留在城区,而是送回了老家。“父亲当兵是从村里出去的,他一定很想回到生养他的故土。”金志建说,虽然暂时没有找到父亲的埋骨之地,但他不会放弃,如果他有生之年没有找到,后人也要继续找下去。


爸爸在哪?


  “爸爸在哪?”小时候,金志建常问奶奶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她只知道儿子去参军,成了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金汝连是家中独子,他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残忍杀害,于是他从小便萌生了保家卫国的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金汝连加入村里的民兵连,因为表现好,很快成为民兵连长。朝鲜战争爆发后,他是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的人,组织上考虑他是家中独子而婉拒,但他并未放弃。之后,热血的金汝连几次主动报名参军,最终应征入伍。

  “小时候,看见村里的小伙伴和父亲手牵手或是骑在肩膀上时,心里就很羡慕。”金汝连牺牲的消息,两年后才传回家乡。随噩耗一起送到的还有一只木盒,里面装着一本烈士证,还有一枚奖章,这是他的全部遗物。那年,金志建5岁。

  “那是我第一次在烈士证上看见父亲的样子,脸圆圆的,抿着嘴巴,长相很秀气。”那天,金汝连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来报信。家人从战友口中得知,金汝连生前是志愿军第60军181师543团的副班长,他在1953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敌军炸弹击中,大腿被炸掉,流血不止,最终因失血过多牺牲。

  金志建至今还记得,奶奶常捧着烈士证默默流泪的样子。“每次看到奶奶想父亲想到哭,我心里就很难受。”成年后,金志建曾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请,希望能去一趟朝鲜寻找父亲,以满足奶奶的愿望,但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未能成行。

  33年前,奶奶在临终前嘱咐他:“孩子,有机会你一定要去朝鲜找到父亲的坟墓,就算是带回坟头上的一抔土、一块石,也算是带他回家了。”他一直记着奶奶的嘱托和期盼。这件事,成为金志建后半辈子唯一的心结。


5次入朝寻亲


  2013年,金志建退休,他开始筹划寻找父亲。

  2014年8月,他第一次前往朝鲜。“当时还不能自由行,只能报旅行团,一路上也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金志建不知道父亲的最后一仗在哪里打,也不知道具体牺牲的位置,一切只能碰运气。6天时间里,他跟着旅行团在朝鲜各地转了一圈,车上能看到公路边有很多的烈士墓,却不能下车查看。

  第二年,金志建去了江东郡和顺安区的两个烈士陵园,专门寻找父亲所在的志愿军第60军181师543团,依然没有发现。他说,烈士陵园里基本上都是合葬墓,最少的有七八人,最多的有七八百人,每个合葬墓前有一块墓碑,正面写着名字,反面写着某次战斗牺牲及其他简介。

  后来,金志建辗转结识了四川籍志愿军家属康明。经康明介绍,金志建加入“志愿者烈士后代群”,400多位群友大多年逾七十,都憋着一口气,想在朝鲜找到自己的亲人。“现在这个群已经超过1000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很多人都找到了亲人。”金志建说,他为他们高兴,也为自己遗憾。

  后来他了解到,父亲所在部队的很多战士是在“38线”附近的江原道牺牲的,他也去过。“很多陵园长满野草,成个合葬墓由山脚绵延而上排列着,路也不好走,一下雨便泥泞不堪。”金志建曾亲眼看见一个比他年纪还大的老人就地扑倒在一座墓前,号啕大哭,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但是他羡慕,因为老人找到了亲人,喜极而泣。

  “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完成奶奶的遗愿。”金志建说,他相信父亲一定还在原地,等他去寻找。


用另一种方式“回家”


  10点30分,金志建带着父亲的铜像到达清水塘村,一阵敲锣打鼓声把他思绪拉回现实,这是村两委为迎接金汝连烈士“回家”特意请来的锣鼓队。与金志建同行的,还有孟祥斌烈士的妻子叶庆华,这次也是她帮金志建完成了带父亲“回家”的心愿。

  金汝连在当地没有烈士墓,就连他生活过的痕迹也早已湮没。“虽然还没有找到父亲,但是我想让他先用另一种方式‘回家’。”金志建说,为父亲定制铜像,也是为了让自己有情感的寄托。望着父亲的铜像,金志建有些哽咽,眼角泛起泪花,他用手轻轻抚摸着父亲的铜像,一遍又一遍。

  金汝连烈士的头像被安放在清水塘村文化礼堂,敲锣打鼓声也吸引了一些村民围观,八九十岁高龄的村民看见铜像一眼就认出了他。“我们村里人基本上都知道金汝连,因为他和他父亲都是英雄。”清水塘村党支部书记金孝平说,受到这些革命先辈的影响,村里尚武之风犹存,每年都有年轻人参军入伍,报效祖国。

  值得一提的是,金志建虽然没能找到父亲墓,却意外发现了其他三位金华籍的志愿军烈士墓。他在比对烈士碑上的名字时,发现有三位是金华籍,再从中华英烈网上查找信息,确定章明仂、郑正春、黄茂和三位烈士分别是兰溪、罗埠和义乌人。得知信息后,金志建立即联系烈士家属,把好消息告诉了他们。

  这几年因为疫情,原定每年一次的寻亲未能成行。金志建和群友商量着,等疫情过去一定要再出发。“就算到头来真的不能找到父亲,但能帮别人找到亲人,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金志建说,趁着自己还有精力,能找还要继续找下去。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