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2 09:31:24
来源: 金彩云客户端
秋冬之际,朋友圈在“小冰岛”自拍打卡俊男靓女又开始激增了,很多网友被勾起了玩兴又想去一探究竟。相比于其他景点仙气飘飘的古装美女,“小冰岛”出片的多是砍刀眉、小短发、机车小皮衣的中性美小姐姐,主打一个“飒”。亦或是,简约毛衣、浅色风衣的型男,肌肉线条在矿山冷峻氛围下更加血脉贲张。网友们对于“小冰岛”好像总是看不够,玩不够。
那么,“小冰岛”在朋友圈火了那么些年,原因何在?网友们的“小冰岛”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金华山的旅游开发之路又该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一
从金华北山蜿蜒而上,有一条上世纪80年代开凿的运输矿石隧道。隧道这头是层峦叠嶂、清泉潺流的山景,那头则是新西兰淘金小镇风格木屋,附近黝黑的山体倒映在小湖泊,每天吸引了成百上千的游客。
11月中旬,我终于见到了“小冰岛”的真容,山间视野空旷处,细碎的山石铺成道路,整座矿山被笼罩在阴沉的云雾中,透着一股西方黑色美学气息。中间,一艘颇有年代感的大木船霸道搁浅,西式的黑色路灯泛着微光,有种中世纪的低调奢华。十分钟后,雨停了,光线刺破了黑色的云层,不规则地洒落在矿山、湖水上,所有景象瞬间变成高饱和度,整个画面十分震撼。这让我想到,电影加勒比海盗当中有一集杰克船长在世界的尽头与大木船相伴,一望无际的海面,无人的岛屿,内心人格的独处……此时,我也是这种感受,很奇妙。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对于“小冰岛”的喜爱,很多人说不上来理由。连附近的居民都觉得莫名其妙,每人来拍照打卡的人多达上百人,小村庄因此更像一个北欧小镇。
“小冰岛”也曾经经历过一个灰暗时期。相关部门曾实地勘测发现,“小冰岛”矿区两侧山体近百米的边坡上,浮石摇摇欲坠;作为道具的木屋,经长期日晒雨淋,随时可能坍塌;另外,矿区有多处达十几米落差的平台,游客靠近随时可能跌落。而后,主管部门迅速处置,在当地山体设立警戒线、警示牌和硬隔离,对木屋和木船破损部件整体加固,采用“清坡+挡墙工程+排水工程”模式,处理宕面。为了让“小冰岛”浴火重生,双龙风景旅游区管委会与一家文旅投资公司达成建设项目框架协议,矿区将作为以文化休闲为主题的旅游景区重点开发。
现如今,“小冰岛”依旧是金华山一处别样景观,经历了爆红、整治、沉淀、开发,“小冰岛”在迭代升级的过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
“小冰岛”情怀由来已久,看似火的莫名其妙,实则遵循了社会、文化、心理学等方面的大规律。
一是满足心理层面的自我对话。很多时候,自己与内心深处的人格需要独处,“小冰岛”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心理学概念的私密空间。在黑色矿山的映衬下,湖泊中的水更加清澈、静谧,很多女性不需要音疗和冥想就能进入到瑜伽的状态。湖中有山石点缀,湖底一览无余,景观更加立体,世界仿佛就剩下了“我”和“小冰岛”。
传播学上有一个重要概念是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小冰岛”就给了我们与自我对话的一个空间。
笔者认为,“小冰岛”的静谧和黑色美学享受是恰到好处的。比如,湖水的深度如果深不见底就会给人一种压抑感。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所以,当你凝视深不见底的湖水时,内心可能会被恐惧、不安所吞噬。“小冰岛”的湖水是清澈见底的,所以给人的是一种镇定、舒缓的情绪。比如,尖锐的山石在空旷的视野中出现,而不是鳞次栉比的摆列,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窒息感。
二是世界级景点的“平替”。小冰岛、小瑞士、小卢浮宫……不难发现,加了“小”字的景点更加火爆,网友似乎非常热衷于发展世界级景点的“平替”,带来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快感。疫情三年,很多驴友打消了国外旅游的念头。摸摸干瘪的荷包,欧洲线和新马泰的怕是不太能玩得起了,去缅甸、泰国又担心被“嘎腰子”,这个时候“家里蹲”是最安全的。
身在上班,心却在路上,于是乎带着北欧神秘感的“小冰岛”就成了很多人心驰神往之地。在这里,不要大几万,不要小几百,驱车上山就把景点玩了。不用瘦脸、不用修图,随便往那儿一站就是时尚大片,山脉的衬托下女性显得小鸟依人、灵动可爱。矿山和湖泊是360无死角的高级模特,能配合最挑剔的游客拍出满意的照片。
三是冷峻和柔和的强烈视觉冲击。矿山的冷峻和湖泊的柔和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黑色的矿山构成了主色调,一汪湖水成了画面的亮点。“静”与“动”巧妙结合,矿山是“死物”,嗅不到一丝生机;湖水是“活物”,根据四季变化和天气呈现出不同的质感。
矿山资源开发成旅游资源的寥寥,游客通常对稀缺资源趋之若鹜,也就对“小冰岛”异常偏爱了。此外,周边鹿女湖、双龙洞、北山观景台等经典景点和新型民宿的“助攻”也很重要,吸引一大波游客前来。
三
守护好“小冰岛”情怀,加快金华山旅游业开发建设是当下迫切需要思考的命题。这既需要金华山管委会、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
花随水走,水载花流。当初,“小冰岛”的爆红就是矿山遇到剧组取景成为网红打卡点。事实证明“自然而然”很重要,旅游开发要讲究一个适度。冰岛国有着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因地震活动时常能看到“冰火两重天”的美景,为什么不开发些人工景?因为民众觉得没这个必要。
“小冰岛”一开始的调性就是冷峻静谧,必然跟热闹的元素不太匹配,如果生搬硬套一些假山池沼、花卉苗木只会将整体风格变得杂乱无章。另一头的双龙洞、鹿女湖可以热热闹闹,但“小冰岛”必须寂寥,这样才可以同时照顾到喜静和喜闹的游客。换句话说,“小冰岛”只能打造成一个“谷”,而不适宜打造成一个“园”。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小冰岛”的开发建设中,网友们曾经在论坛、网站等地方发表过很多言论,充分证明了对于“小冰岛”的喜爱和重视。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和建筑业越来越注重民意,比如重庆“天飞之吻”被网友吐槽辣眼睛后被叫停。广州积木大厦完工后被网友讥笑“棺材”建筑,还有上海大靴子、福禄寿大厦、鸽子窝等一批丑萌建筑,各方面效益都不太理想,倒逼开发商重视和接纳民意。
事实证明,尊重民意很重要,特别是旅游开发项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便能堵住网友们的嘴巴,网友们依然能“用脚投票”。新景点建设开发初期,与民众互动非常重要,设计主旨和风格要讨喜,切勿践踏民意,恐招致骂声。
不管是“小冰岛”、鹿女湖、双龙洞还是众多民宿、食所,归根到底都是金华山的一个整体,做细做精产业链,拉长游客游玩时间才是王道。如果想进一步提高旅游辐射能力,最好将山海云宿、佛手文化园等零散在外的景点吸纳进来,系统化开发建设。最后,期待“小冰岛”带给大家更多美学体验!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