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16:02:48
来源: 金彩云客户端
深秋氤氲的雾气从山脚的寺庙一直笼罩着整座金华山,沿着山路朝山巅上走,白茫茫的云雾索性混作一团。山林间仙气飘摇,村庄小屋若有似无,恍如闯入了神秘莫测的仙境,下一秒就会冒出个神仙或是修行的高僧来。
姜祝春(摄)
春天看花,夏天避暑,秋天赏红叶,冬天等雪,每个季节都值得上一次金华山。但如此仙的金华山,我是从未见过,要寻这空灵澄清、禅意悠悠的意境,更是枉然。只可谓,山间清风过,但问云心自在无。山间如是,足矣!
一
金华山确实有仙。赫赫有名的黄大仙就是在金华山得道成仙的,而鹿田湖畔的黄大仙祖宫则是名冠江南的道教圣地。
黄大仙原名黄初平,生于东晋时期,是金华兰溪人。据《神仙传》记载,他15岁时跟随仙师在金华山石洞修炼,习得叱石成羊之术,五百岁时修得正果,之后云游四海,匡世济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民间大兴建庙筑观祀奉黄大仙,到了宋代,皇浩屡封,香火愈发旺盛,绵滋至今。香港的黄大仙祠,又名啬色园,更是“香港第一大庙”,足见其在“仙界”的地位。
金华黄大仙祖宫由12处宫楼阁台组成,依山而建,逐层抬高。站在祖宫的楼阁上,打开门便是重峦叠嶂、树木葱茏的山峰,远远望去,像是黄宾虹笔下气韵生动的山水画。我完全能够想象,黄初平在远离人间烟火的这方净土上,不思不想,安然自若,天地间皆是忘我之境的样子。
毕晓敏(摄)
若是晴好,鸟鸣啾啾,野花灿灿,清风像一把细密的梳子,一遍又一遍轻柔地梳理着林海的心事,他就坐在晨曦的暖阳中,不思不想,只是坐着、望着,看天空,看大地,花间的蝴蝶追与不追,那是它们的事儿;若有云来,笼了天,细雨滴答地落在叶上林间,就走进寺庙,敲响半钟,焚一炉香,缭绕于室,咏诵禅机密语,听着窗外洗涤心灵的自然之乐,将悲欢融于禅心慧水中。
山间如是,云心自在。李白曾在组诗《古风》中直言,希望跟随黄大仙求道:“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我见了此景,也忍不住想要退隐山林,过淡泊清明的日子。
二
东晋时期,名僧支遁曾登上金华山,望着这连绵坦荡的山势,叹曰:“何其坦迤。”我想,黄大仙有时候也会在鹿女湖畔踱步或沉思。一仰头,云在山间自在的漂泊,随风而去,随遇而安。他大概也会沿着崎岖的小路一直往山顶爬,在最贴近天的地方,修一颗云心。
我来过两次鹿女湖。一次是在恋爱的夏天,朗朗晴空,我们逃离城市的喧嚣,像一朵云一样在荒野寻找一份安然和恬静。我们在湖畔随意的行走,天马行空地谈天说地,一圈又一圈,不厌其烦。直到流霞与炊烟交织,晚风与树影摇曳,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此时才明白,吴师道与友人山上共游金华山时,“水际朱藤荫,岩阿青桂丛;亭荒馀磊磊,云出正濛濛。”的流连忘返,不舍别离的心情。
第二次便是秋末仙得一塌糊涂的金华山。尽管湖边雾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但有云与雾、山与影、月与星,当然还有晨曦与日落。我坐在湖边的一块大石上,不思、不想,只是坐着、望着,看天空、看大地。所有的思绪都在这禅意的意境中,变得简单而无尘,仿佛这里的时间是静止的。隐约间,我看见云雾深处突然显现了一座孤僻神秘的寺庙,等我掏出手机想要拍下时,又不见了踪影。
“或云灵境归贤者,又恐神功亦偶然。”正当我在想这灵气逼人的仙宫到底是贤者修行的归宿,还是偶然的景观时,同行的老师唤醒了我,我恍然惊觉时间已过了许久。
湖畔不远处便是有着“八婺儒宗”美称的鹿田书院。书院原身为宋代的鹿田寺,南宋学士朱熹曾在此讲学,后于清代建成鹿田书院,出了许多进士和状元。作为金华现存仅有的一座古代书院,鹿田书院在金华儒学与婺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我想,这仙人的仙气多少也对鹿田书院的书香远播有些影响吧!
三
金华山上的岩洞也如仙般存在。其石奇水壮洞幽,鬼斧神工,可谓一绝。相传,当年黄大仙就在朝真洞和仙瀑洞修炼得道。其洞中有洞,洞中有泉,洞中有瀑,瀑下有潭,险奇无比。朝真洞更是像迷宫一样曲折深长,移步换景,石壁峭然对峙,就算不慎被人发现,也会迷失在其中。再加上洞内冬暖夏凉,常年温度保持在15°左右,作为修炼的地方再合适不过了。仙瀑洞在朝真洞的东面,洞口海拔705米,是金华北山溶洞群中最高一层的地下河溶洞。传说,战乱时,黄大仙曾偷偷引渡鹿田一带的村民来到此避难。
姜建新(摄)
我也曾去过几次双龙洞,大多是工作原因。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华人,仿佛对这家门口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些审美疲劳和不足为奇,倒是更喜欢山下新建的智者寺。
我尤爱深秋的智者寺。你往殿宇的楼阁上走,推开朱红色的门,就等于打开了一片金黄的秋天。你站在门框里,看远山或是红橙黄绿不一的树林,就像是落入油画的女主。这时候,惊鸟从林中飞起,掠过,一片落叶掉进深不见底的林海中。这时,我就会在想,古人在看落叶时,看的是什么?是朱庭玉笔下的“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的淡然,还是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寂然心境。不管怎样,我觉得落叶中是有诗情的。当你踩在秋日的落叶上,耳边传来沙沙声响,思绪不免飘来荡去,难免会有不同的感受。
山间如是,云心自在。云雾缭绕的金华山仿佛有种黄宾虹笔下的中国画精神,在气韵生动的蒙蒙远山中,在如梦境一般虚无缥缈的水墨韵味中,尽显“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
徐兵(摄)
《金刚经》中佛陀说到,无所从来,也无所去,乃如来。如来是一种如如不动的状态,即在一切处,又不在一切处,即在一切时,又不在一切时,即在一切物,又不在一切物。此行见到仙的金华山,山间如是——万象来往,我自不动,如镜照物,随其来去。正如苏轼“我心空无物,斯文何足关。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的境界。
心通岂复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作者介绍:周玥,女,浙江金华人,1991年生。现为金华市文联《金华文艺》编辑部编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浙江省青联理事、文学创作委员会秘书长,婺城区作协理事、副秘书长,《小小说月刊》签约作家,2017年入选浙江省作协第五批“新荷计划青年作家”人才库,鲁迅文学院无党派人士及两新作家班学员,作品散见于《小说月刊》《当代人》《当代小说》《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山海经》等,出版有长篇谍战小说《蝴蝶刀》,作品曾被收入《2020年中国微型小说年选》。2016年—2021年连续6年被评为金华市优秀办刊人。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