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18:49:03
来源: 金彩云客户端
“接报警称,在站前后丰街11号对面,有只棕色的狗会追着人跑,我小孩差点被咬了”。前不久,婺城区城北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工作人员在“金华市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收到一条由公安部门流转过来的非警务事项。接到该警情后,工作人员立即用对讲机呼叫站前社区以及综合执法中队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处置,路上联系报警人电话确认情况。同一时间,社区以及综合执法中队值班人员已赶至现场。经现场了解,社区以及执法人员很快找到狗主人并进行教育处理。从报案到处理结束,该起非警务事项仅用了半个多小时。
“迅速响应,协同处置,案结事了”这是城北街道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的一个典型案例。
城北街道所辖11个社区,辖区范围内城中村多,基础设施相对老旧,而且高铁站、轻轨站和汽车西站密集、人员流动大。复杂的地理环境,也让该街道的非警情数量一直都位居全区前列。
婺城区全面推行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工作以来,城北街道党工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即时响应处置群众各类紧急诉求,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重重困难。“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因人手不足、经验不足等原因,面临处置流转慢、现场处置难等问题。”城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金敢说。
为有效破解这些难题,城北街道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建强组织工作体系、整合工作力量,构建起一套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具有城北特色的基层治理联动体系,确保非警务事项处置“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事项的快速处理,最重要的还是要全员作战”金敢说,为此,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和常务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和社区书记任成员的街道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室两组”,即综合信息指挥室、应急处置组、执纪监督组。同时,建立“1名主要领导+1名班子成员+3名街道干部”7*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由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专人负责非警务流转处置反馈工作,进一步压实非警务流转处置职责,确保智治体系全时段流畅运转。
城北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是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的核心中枢,这里上接区级指令,向下负责事件流转交办、研判会商、联勤联动、考核评价等。指挥室一旦接到指令,迅速传达到相应责任主体。如何把街道与社区、部门等力量联动起来成为了最关键的一步。
作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区级试点单位,城北街道把“一支队伍进社区”这一优势充分运用起来,将基层网格和综合执法网格“双网”进行融合,建立93个居民网格和439个微网格,整合街社干部、公安、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共7方基层力量成立网格即时处置队,严格落实“12310”工作机制(即1分钟分钟内签收、2分钟内联系网格员、3分钟内联系报警人、10分钟内到达现场)。
通过建立街社主战、部门协同的基层治理体系,确保非警务事项处置完结在一线。据了解,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城北街道已完成134件事项处置,即时办结率达100%。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