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视觉  >  子栏目  >  视频   正文

“春社”满园关不住 “九龙”聚首闹茶场

2024-02-27 09:58:00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作者: 陈江苹 王春雷/策划 楼冀阳 傅俊 陈业 摄/视频 孙梦婷/文

“从十几岁看到七十多岁,每一次看还是一样的激动。”在磐安“春社”活动现场,来自磐安县玉山镇岭口村的村民胡金初,跟着龙灯一路小跑。他所追逐的龙灯是他们村的亭阁花灯,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花灯因其“亭阁”式的造型,在这次活动中颇为吸睛。

除了亭阁花灯,此次“春社”活动共有九条龙灯,每条龙灯都来自不同的村。夜晚,玉山古茶场“九龙齐聚”,吸引了数万人围观,场面盛大,十分热闹。

玉山古茶场始建于宋代,清代乾隆年间重修,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代茶叶交易场所遗存。

古茶场的传统庙会——赶茶场兴起于明代。《玉山竹枝词》对古代“春社”赶茶场活动有过一段描述:“茶场山下春昼晴,茶场庙外春草生。游人杂还香成市,不住蓬蓬社鼓声。”由此可见当时万人空巷的景象。

“人类非遗”加身的第三年,赶茶场“春社”又一次大放异彩。玉峰、岭口、林宅、方塘、佳村、张村、三水潭、里光洋等村的9条龙灯,齐聚古茶场,为新的一年祈福。

磐安是舞龙的故乡,尤其是佳村,被称为中国舞龙之乡。磐安舞龙源景区负责人张神贤对磐安的舞龙文化颇有研究。

“在磐安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流传较为广泛的是玉山镇佳村灵溪边上,曾散落下一条被分割的巨龙身体,大家还找到了传说中对应的龙头、龙身、龙尾,村内多处地名也与龙相关……”张神贤说,正是村落与其历史人文的交相辉映,让磐安散发出了浓郁的龙文化气息。

九龙为什么来古茶场祈福?这源于晋代许逊在游历玉山时,为当地发展茶叶生产、打开茶叶销路作出过巨大贡献。玉山百姓感其恩德,尊之为“茶神”,建庙立像。至宋代,又为茶神重建庙宇,同时在边上开设茶场,庙宇因此被称为“茶场庙”,并形成了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春社”“秋社”两季庙会。

据悉,2022年年底公布的新一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项目包含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民俗项目有四个,而庙会(赶茶场)是唯一一个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民俗活动。所以,赶茶场又升格了——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人类非遗。

↑点击参加看新闻抢红包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