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8 15:21:14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你一定没想到,这部90分钟的武侠大电影创意来源竟是磐安古村大皿的一个古老传说。你更不会想到,影片中令人惊艳的“黄金三分钟”都留给了国家级非遗磐安炼火,而且表演者都是来自磐安乡村的非遗传承人。
这是电影《锦衣卫之炼火记》与磐安县双峰乡大皿村的故事。4月15日,该片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全网首播,目前腾讯评分8.2分,位列动作电影榜第2名,热度突破1.4万。
“明代建文四年,朱棣围兵南京,惠帝宠妃逃亡,流落羊氏村落。”电影的开头,就拉开了历史的大幕——
明朝初期,朝政动荡,燕王朱棣起兵以入京锄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开启了四年的征战;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宫中乱做一团,朝政四散;惠帝下令锦衣卫赤兔护送梅妃逃出奉天府(南京)。为逃避追杀,梅妃与锦衣卫在羊村住下,并在村中教孩童识字、学画、礼仪、歌舞……朱棣当政后,梅妃遭刺客突袭身负重伤,在羊村神医神药的帮助下死里逃生。
《锦衣卫之炼火记》的剧情不是历史架空,有详细的年代与人物,迂回的情节让人颇感神奇。大皿村党支部委员、磐安羊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羊耀春是电影的联合制片人,他说,这段“真假难辨”的剧情源于磐安大皿羊氏收留落难梅妃的传说。“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地名叫羊村,就取自磐安大皿村‘中华羊氏第一村’。”
羊耀春口中“落难梅妃”的故事在大皿村广为流传,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小时候曾见过传说中梅妃所画的春夏秋冬四幅画作,村边亦有梅妃墓。“梅妃是谁?历史没有记载,但我们根据皿川羊氏宗谱中的明太祖时所封‘万户侯’羊原会的经历,结合时间年代以及后世文人的题词著诗,推测她很可能是建文帝的后妃。”
羊原会(1325-1385)原是元朝的一位武职校尉,他仗义疏财,保境安民,抗击倭寇,屡有建树。元末烽火四起,浙江为四战之地,兵戈不止。时值朱元璋起兵抗元,他率先举起义旗,组建地方武装,抵御乱兵屡建奇功,使处州一带在大动乱中得免屠戮。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封他为处州路府判兼义军万户侯,赐“乃心王室”匾额表彰功勋。
2020年,在横店拍戏的导演梁小松到大皿村勘景,他先是被村里保留完整、古色古香的人文风貌和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光吸引,在得知梅妃传说后更产生了灵感。“这个故事打动了梁小松,也让他将传说与脑海中构思已久的锦衣卫题材电影联系到一起,并将两者结合创作了剧本。”羊耀春说。
羊耀春、羊兴华、羊新春……在《锦衣卫之炼火记》的演职人员表中,特意列出了34位炼火表演团成员的名字,这些勇敢的踩火者都来自于磐安炼火非遗传承队伍。
羊耀春回忆,电影正式开拍前,梁小松到大皿村实地考察、采风了六七次,在了解到非遗炼火后,他觉得若在电影中融入定能成为一大看点。磐安炼火也称“炼火海”“炼火山”,主要流传于磐安县境内的西南部山区,与当地的胡公信仰大有渊源,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经过沟通,他们确定了由本地村民真人演出,将国家级非遗炼火入镜。于是,也就有了影片中倭寇来袭羊村百姓以炼火昼夜围守的情节。影片上新后,这段长达三分钟的震撼画面成为观众关注焦点。
熊熊焚烧的炭火中,骁勇无畏的好汉赤裸着上身,“山人”开好了水火门,炼火好汉手执平头刀一个个冲向火堆,双脚踢踏出澎溅的火蕊。他们视火山如平地,视火海如溪沟,一次次拨火、一次次扬火、一次次跃入、一次次蹚过,在金色的火光和通红的火堆中,在飞溅的火星和滚烫的火焰中,气势如虹。
观众被壮观的景象深深震撼,在弹幕中你一言我一语:“这个场景真的好好看!”“这是特效吗?特效师必须加鸡腿!”“才不是特效!这是国家非遗炼火,传说中的真人下火海!”
羊耀春介绍,整个拍摄过程非常顺利,虽然多数村民都是首次参演电影作品,但因为是表演熟悉的炼火,大家都没有包袱。“这是炼火首次与电影结缘,但在这之前我们参加过不少展演,也多次登上央视,面对镜头对我们来说是小意思。”从影片效果来看,炼火的表演也很完美。若要问是否有遗憾,只有一点,“原来摄制组计划全景在大皿村拍摄,但后来由于现代化元素过多、场景搭建等原因,不得不移机永康西溪影视拍摄基地。”
该片另一大亮点是真实动作戏呈现武学力量。女主角是峨眉武学传承人凌云,是在短视频平台坐拥千万粉丝的“打女”,片中所有的武术格斗戏份亲身上阵、拳拳到肉,一招一式皆是多年沉淀。此外,片中还有当今众多武术小生和代表人物参演,他们分别来自武当、昆仑、少林、峨眉等地,不少是未来的功夫之星。
梁小松说,大皿村的风景给他留下很好的印象,就像一个天然摄影棚,以后如果有适合的影片,他非常愿意到这里拍摄。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