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 17:47:52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毛主席来金华的珍贵照片,1993年金华市政府驻京办从新华社资料库找来了7张,时间跨度是1955年、1959年、1960年。红色记忆,在时光中不断回响,其中一张照片里跟在主席身后的姑娘,身份在最近首次公开谜底。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三次金华行
在《中国共产党浙江金华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记载了毛泽东主席1959年和1960年两次来金华的经过。1959年8月21日的那一次,他在专列上接见了地、县委的部分领导,与大家亲切交谈,了解情况,并谆谆告诫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1960年3月14日的那一次,他在省、地委领导的陪同下,先后视察了双龙电站和驻金部队,与基层干部、群众、战士亲切交谈,关怀备至。信息资料表明,毛泽东主席还曾于1955年来过金华,只不过,那一次他并没有跟金华当地人士见面。
唐润生于1988年部队转业到金华市政府驻京办工作,一干就是20年。他回忆,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当时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炫亮请他想办法把毛主席视察双龙电站的照片从新华社拿回来。“为这个事情几经周折,我专门跑到新华社照片档案室查找,最后把毛主席在金华的一组照片拿回来了。”这7张照片,其中4张是毛主席视察双龙电站的照片,2张是1955年4月毛主席视察金华农村的照片,还有1张是毛主席在专列上的照片。
主席身后的那位姑娘是谁
1955年4月毛主席视察金华农村的照片中,跟着主席身后的一位姑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她是谁?
是李讷!本报老记者陈少华毫不犹豫地说。1994年10月19日,李讷第二次到金华,说起过这件事。作为随行摄影记者,陈少华还请李讷给金华日报题了词,“祝金华日报越办越好”。
当时李讷来到双龙水电站,在“毛主席在此下车视察”等标牌处,她高兴地拉着丈夫合影;在休息室,与当年曾向主席汇报过情况的电站工人吴小弟亲切交谈,并题词“向双龙电站全体职工学习致敬”。 在市区,李讷参观了侍王府、天宁寺,之后到义乌、龙游、建德、桐庐等地考察。
昨天,1994年负责邀请李讷来金考察的毛应民同志,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毛泽东编研部张素华同志看了照片后也纷纷确认,是李讷没错!
市委党史研究室对毛泽东主席1955年金华之行进行考证,找到不少相关资料。
时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同志在《毛主席在浙江调查研究》一章写道:“毛主席不仅多次找省里领导了解农业生产情况,还亲自深入农村搞调查研究……主席搞调查研究,不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他说:‘别人吃过的馍不香。’……他经常亲自走下农田,步入农家,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王芳回忆录》第150页插图,文字说明是:“ 1955年4月10日,毛主席在金华视察农田。”(注:左一为王芳)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袁小荣编著《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记载,1955年4月6日晚,毛泽东乘专列离开北京,于4月8日先抵达武汉,然后于4月10日晚抵达杭州。该书第165页配的插图上注明:“1955年4月10日,毛泽东赴杭州途中在金华视察农田。(摄影/侯波)”
侯波(1924—2017),女,山西夏县人。1949年任北平电影制片厂摄影科长,同年调入中南海,后任新华通讯社新闻摄影编辑部记者,为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同志专职摄影达12年之久。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李蒙编著的《毛泽东重整旧河山》记载,1955年4月6日晚,毛泽东乘专列离开北京,随行的有叶子龙、田家英、林克、江青等。
1955年4月省委办公厅打来的电话
时任金华地委办公室秘书科科长章少静回忆:“1955年4月的一天下午(具体哪一天记不清了),省委办公厅来电指示:从金华火车站到竹马之间的这段铁路两侧,两里之内的田野,让人民公社社员第二天上午不要去田里劳作。”
这段铁路经过的区域是在乾西乡,章少静马上通知了乾西乡工作组。“当时工作组负责人叫‘大老蔡’,是他负责落实的。” “那个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广播,大喇叭一播,乡里乡亲就都知道了。”
究竟谁要来?这个谜直到4年之后才解开。1959年8月21日上午,省委办公厅来电,电话还是章少静接到的:“今天下午,毛主席要到金华地委办公楼来开会,请召集金华各县负责人。”“当天,除了衢县的负责人在路上被堵赶不过来之外,其他地方的负责人都到了。有金华县委书记李子正、兰溪县委书记王新三、永康县委书记马蕴生等。大家都赶到火车站集合,去迎接毛主席了。” “下午,我又接到火车站那边打来的一个电话,说是毛主席一路辛苦,要在专列上休息,就不到地委来了,改在火车上接见大家。”
“金华地委和有关县委的负责人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多。由于见到了毛主席,几位领导都兴高采烈。”兰溪县委书记王新三的一句话,让章少静印象深刻。“毛主席说了,1955年4月份,他就来过金华,看到田里的麦子长势很好,很高兴。”
章少静对此留了心,把这件事与1955年4月省委办公厅打来的那个电话联系在一起了。“金华—竹马的这段铁路,毛主席应该是来过的。还下车到附近农田里走了走,视察生产情况。” “你看,照片上毛泽东随行人员中,金华地方官员一个都没有。这说明这次视察是保密的,没有通知金华地方官员参加。照片中的田野非常空旷,周围看不到劳作的农民。毛泽东背后的尖峰山隐隐约约,说明这个地方距尖峰山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乾西这一带符合这一视角特征。”
1955年4月10日,毛泽东在金华农村察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摄影:侯波
金华—竹马这段老铁路,至今仍在。如果章少静的判断没错的话,毛主席下车视察的地点,在乾西乡鲍塘村附近。穿过林立高楼的缝隙,远处的尖峰山一如往昔那般隐隐约约,轮廓也与照片上大致相似。读者朋友如对照片中的地点熟悉,请及时与本报记者联系。
据介绍,李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唯一在身边长大的孩子,深受主席疼爱。身边的工作人员劝不动忙于工作的主席时,会把小李讷推进房间,让她劝父亲休息片刻。1955年4月,主席离京巡视,15岁的李讷也在身边。1959年夏,李讷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1998年,李讷曾应高瑛之邀来金华参加艾青纪念馆开馆活动。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