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金华   正文

我市山地茭白促早栽培技术走向全国

2024-07-08 14:14:53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作者: 李晓艳 吴晓

7月3日上午10时,绍兴市新昌县回山镇柘前村茭白基地,300亩茭白绿浪翻滚,最抢眼的是一片水雾弥漫的茭白,它比周围高出十几公分,约有2米。这批“抢眼茭白”已经进入采收期,昨天刚刚采摘了2200多公斤,比常规管理的茭白田早了10多天。现场,70余名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及浙江省农业产业技术推广服务团队专家纷纷点赞。

市农科院推广研究员、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张尚法现场介绍了该茭白基地应用的山地茭白新品种选育、地方品种提纯复壮、种苗繁育、提质增效及病虫绿色防控体系等科学研究新成果。

这5亩长得略高的茭白田集成了项目团队研发的优良品种、“二高一低”种苗繁育、病虫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成果,特别是创新应用了弥雾降温促早提质新技术。“高温干燥条件下茭白孕茭会受影响,品质也会下降。35度高温持续5天以上将会导致孕茭停滞。”张尚法说,当温度高于30℃时,自动化控制系统将150米深处的地下水进行中压雾化,对准茭白孕茭部位即叶鞘进行弥雾,每次弥雾3-5分钟,间隔3-5分钟,循环进行,局部温度可降低7-10℃,满足茭白适宜的孕茭温度。“与常规栽培模式比较,新技术成果茭白孕茭率提高10%以上,至少提早15天采收,且茭肉甜脆白嫩。”

为了破解持续高温、茭白采收期延迟等难题,市农科院茭白科研团队于2000年开始研发弥雾降温促早提质新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场景落地磐安尖山镇试点,成功将弥雾、冷水这两项技术运用整合起来,从而实现低温促早提质,达到提高茭白效益的目的。

2021年,该团队承接新昌县蔬菜产业科研攻关项目——“回山”茭自提纯复壮及促早提质绿色防控一体化示范项目,集品种选育、栽种、绿色防控于一体,优选“金茭5号”为回山镇茭白基地的主栽品种,落地弥雾降温等山地茭白促早提质栽培新技术。

新昌县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银根介绍,上世纪90年代,回山镇就是浙江省重要的茭白主产区。“这几年,“回山”茭自提纯复壮及促早提质绿色防控一体化示范项目落地回山镇,在金华市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回山山地茭白主栽品种金茭5号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陈银根说,希望通过新技术的落地和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农户种植茭白,从而推动本地山地茭白提质增效,振兴回山茭白产业。

新昌县和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梁定富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茭白提早十多天上市不说,亩产从原先1250公斤增加到1350-1500公斤,可以卖到10元一公斤,比原先每公斤高了4元多,还供不应求。”梁定富算了算,每亩茭白可增收6000元以上。扬州大学教授、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水生蔬菜栽培岗位科学家李良俊认为,山地茭白促早栽培技术通过引选最适宜当地生长的品种,用设备技术创造合适的生长环境,弥雾栽培很有新意,可以提升种植效益,促进茭白产业发展。

目前,市农科院茭白科研团队选育的浙茭系列双季茭白新品种及大棚栽培新技术已经辐射推广到全国茭白主产区。金茭系列单季茭白新品种,借助弥雾促早栽培等提质增效新技术,正从平原向山地进军,已经在磐安、新昌、景宁等山地茭白基地开花结果。现场会上,江西、福建等地的专家纷纷表示,希望引进示范弥雾促早栽培技术,更好地助力山地茭白产业可持续高效发展。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