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9 15:28:13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双龙的美,九宫格根本发不完!”昨日,黑龙江的陈女士来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游玩,沿着北山一路往上,她的手机一刻也没有闲下来过,她说,想把双龙景区的美都“装”进手机里带回去!
“躺”着进双龙洞、双龙溪峡谷的静谧、墅下•天空之境的浪漫……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多姿多彩的业态惊艳了陈女士,而“旅游+”新业态则彰显着双龙景区的新魅力。
“旅游+新场景” 打造高辨识度文旅IP
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北上,在海拔818米的地方,有一个名为“墅下·天空之镜”观景台。白色围栏与青山相辉映,在这里,人与自然能撞个满怀。白天,你可以站在硕大的玻璃镜面上凹造型和天空来一组亲密照;晚上则可以露营、观星星,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从莲花观景台摇身变成“墅下·天空之镜-云上咖啡营地”,是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管委会聚焦景点蝶变重要节点。
去年,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管委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杭州清赏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投入200多万元对莲花观景台进行改造升级。改造升级以后的观景台不仅外观上有了质的提升,还增设了公厕、无线WIFI、贩卖机等全天候配套服务,停车位也从原先的11个增加到了32个。
“自7月中旬正式投入运营以来,每天傍晚四五点开始一直到半夜,就有不少市民陆续过来打卡拍照。”主理人刘丹青说。
“我们非常需要有像‘墅下•天空之镜’这样的新场景色彩来丰富景区业态,吸引游客。”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管委会旅游发展局局长吴方彬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双龙风景旅游区以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取胜,这里拥有226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特品级资源有15个,李白、王安石、苏东坡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文、碑刻文化遗存2000余篇(处)。“绿色是我们的底色,但是面对新的旅游市场需求,双龙景区却面临业态少、场景色彩单一等发展窘境。我们不能只有绿色这一个业态、场景色彩。”
如何让游客来双龙风景区以后能停得下、玩得好,有更好的游客体验,关键在于“跳出溶洞抓发展 紧扣需求抓供给”,全域打造“洞山湖谷”,推出沉浸式、互动性强的业态场景。
近年来,双龙管委会立足山岳(溶洞)景区转型发展需要,围绕“1469”的工作体系,既“大刀阔斧”,又“微改精提”,先后完成5A创建提升项目109个,总投资30亿元,形成“一谷两湖六洞十景”旅游新格局,在全山打造了黑(达那也•小冰岛)、白(墅下·天空之境”观景台)、绿(双龙溪峡谷秘境“云中溪”)、粉(桃源喝茶去)……等多彩打卡景点。
于是,一处处颜色不一的业态场景“藏”于双龙风景旅游区内:九龙村的一处废弃矿场,华丽转身成为了矿坑营地达那也•小冰岛,这里汇聚了国家潜水基地、石村商业区、轻奢露营住宿、文创咖啡茶饮、大地艺术装置等业态。清冷的场景引来了不少俊男靓女来自拍打卡;桃源洞口的霞客饭店被打造成了粉色房子,大大的“桃源”两个字已经成为年轻人最喜欢的拍照点;还有位于双龙溪峡谷的云中溪露营地,多了一个超大的露天无边泳池,夏日里去嬉戏玩水,似乎有了去“三亚”度假的即视感。接下来,景区将更加多彩,蓝色的咖啡馆、粉色的樱花园、多彩的杜鹃园都已经在酝酿中,让游客徜徉在五彩斑斓的风景和业态中,流连忘返。
“旅游+主题定制” 活动让景区“活”起来
新场景有了以后,还得让它们“活”起来。
近年来,双龙风景旅游区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整合新场景新业态,打造了溶洞探秘游、文化体验游、研学科普游、运动赛事游、露营休闲游、度假康养游六大主题产品,以年年有新业态、季季有新玩法的快节奏不断丰富游客体验,推动双龙景区从“一日游”向“多日游”延展。
露营休闲游是这几年休闲娱乐的顶流。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抢抓户外产业风口,突出“户外露营、徒步打卡、亲子社交”,重点触达旅游主播、户外“驴友”、大学生“特种兵”等客群,打造森林、峡谷、矿坑、湖畔四大特色营地,引进丹麦大白熊等世界顶尖露营品牌,今年5月举办的中国国际露营大会,推动境内外交易签约额超2.7亿元,形成了独具双龙特色的“露营+设计创意+产业研策+装备展销+贸易中心”全产业链模式。
大白熊露营基地是去年引进的一个新业态,自营业以来,已经吸引了上海、义乌等地的游客前来打卡,甚至还吸引了俄罗斯旅游团。一部分老粉丝甚至提前预订了明年的营地位置。
如今的景区旅游已经向着多元化、年轻化模式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旅游、消费,据了解,2024年1-7月,景区接待游客395.5万人次,同比增长21.69%。7月以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7.2万人次、同比增长47.78%,景区范围酒店、民宿客房出租率达95%。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