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视觉  >  子栏目  >  视频   正文

从“园长”变身为“院长”

2024-09-13 06:52:00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作者: 楼冀阳 胡肖飞 实习生 王兮远 文/摄/视频

9月7日上午,永康市东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小院内热闹非凡。洗脚、剪指甲、按摩、理发……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让老人们开心得合不拢嘴。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田华英介绍,像这样的志愿者活动每个月至少会有一次,平时还会组织一些戏剧表演来丰富老人的生活。

田华英1995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幼教行业,后来由于拆迁和永康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考虑到行业目前缩水严重,她准备挑战下自己,试水养老行业。去年她考取了护理证、急救证,在充分准备之后今年一月份完成了从幼儿园园长到养老院院长的转型。

近一年的摸索与实践,让田华英感触颇多,她说:“幼儿和老人同属于需要关照的特殊群体,幼教与养老有相通之处,又有所不同。孩子每天都在成长,需要的是智力开发等输出式的教育;而老人经历丰富,渴望表达和被关注,我们更多的则是倾听和尊重。有的老人刚来时不是很乐意,但相处久了和大家便有了感情,也体会到子女花钱是让他来享福的。有的老人可能话都已经说不清楚了,但他们内心还是很清楚谁对他们好。我们在悉心照料老人的过程中,慢慢转变他们的观念,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的另一种‘成长’。”

养老服务中心面积不大,内有一幢三层小楼和一个小院,目前共居住有88位老人,已处于满负荷状态。在所有“住户”中,最年长的一位老人名叫黄明中,今年99岁。精神矍铄的老阿公,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院子里和其他老人聊聊天,听听戏曲。他说:“这边挺好。有人做饭,有人打理,还有定期组织的娱乐活动,生活相比独自在家更有伴更轻松。”

由于老人的日常护理工作较为繁杂,除了日常饮食起居的照料,还要负责处理老人的排便、洗浴等事务。有的老人生活无法自理,连起坐、下床都需要护理全程帮助。因此护工招工难是田华英最为头疼的事情,而且需要一个较长的培养过程。起初养老院卫生条件差、护工素质参差不齐,与田华英想象中的样子差距甚远,但经过她的不懈努力,管理模式逐渐优化,养老院卫生环境得到大大改善。目前全院护工共有10名,年龄多为五六十岁。护工诸玉英告诉记者:“老人护理,需要掌握护理常识,还很需要耐心,年轻人大概觉得这份工作又脏又累,所以还不太接受吧。”

卫生到位、管理规范化,整洁有序的东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如今不愁“客源”,每人每月2000多元的护理费,也是很多家庭能够接受的,随着社会对居家养老的需求日渐增长,养老托管行业也许就是下一个朝阳产业。

“最美不过夕阳红”,通过东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年成长记,我们“管中窥豹”,从其新尝试中感受一二:它不仅蕴含新商机,也是一种新生活方式。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