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正文

万万没想到,茶和火锅是绝配?研发5年,他们用箬阳龙珍做出一道茶火锅

2024-09-15 08:36:50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作者: 记者 潘慧/文 赵在志/视频 方丽/摄

5张1.2米宽的方桌拼成一个长桌,铺上蓝色桌布和白色桌旗,摆上一盆菖蒲、一盆翠竹、一棵青松,一个个景泰蓝铜锅整齐成两排。夏末时光,吃一次酣畅淋漓的茶火锅是怎样的体验?“茶火锅?第一次听说!”日前,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里的这场火锅宴让人大开眼界。

据悉,就在这个中秋节,茶火锅将在岩头廊桥上再次举办长桌宴。“让我们相约梅溪畔,品尝美味食材。”姜莹莹发出邀请。

挖掘!至少花5年研发

长发盘起插珠钗,身穿素色茶服,禾居非遗茶空间主理人姜莹莹正忙着准备茶火锅的食材。只见她拿出一个竹筛,上面放着火锅汤底的主原料——茶叶和红枣。“夏日炎热,绿茶可以消暑,红枣性温,两者正好互补。”说起茶文化,姜莹莹侃侃而谈,“最初,茶就是以药材出现的。”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字)而解之”,逐渐地,古人发现茶不光有药的功能,还可以日常饮用,再后来,茶就从药饮变成食饮。

姜莹莹的另一身份是婺州茶俗婺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来,她和她的创新工匠工作室小组一直在深挖婺州茶文化,其中有个小组就是专门研究茶食。

翻阅典籍时,他们了解到秦汉时期饮茶以调煮饮用,据《广雅》记载,当时人们将饼茶烘烤至红色,捣成细末后放入瓷器中,浇上沸水进行调煮饮用。这种方法可能加入葱、姜、橘子等调味品和佐料,以掩盖茶叶的苦涩味并增添香气。“它作为一款茶汤出现,古人只是喝茶汤,我们今天复刻的茶火锅用的就是这样一种锅底”。姜莹莹告诉记者,工作室小组研发这道茶火锅,从挖掘到不断试验,至少花了5年时间,今年才正式面向大众推出。

茶火锅就地取材,一人一锅,选用的是婺城区首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箬阳龙珍,加入葱丝、红枣、生姜、虫草花等组成基本锅底。目前,茶汤主要是绿茶汤和红茶汤,可根据时节和个人体质选择不同的茶汤。“入秋天凉后,老人小孩等一些脾胃虚寒的人建议选择红茶汤。青壮年,尤其是男士,首选绿茶汤,绿茶具有去油解腻的效果。”姜莹莹说。

吃茶火锅,续汤也有讲究,用的是提前准备的冷萃茶。冷水加冰,放入茶叶,静置浸泡三四个小时,这样泡出来的冷萃茶带着清香且不苦,既可以直接当作火锅汤料,还能直接作为搭配火锅饮用的茶饮。

讲究!食材搭配养生健康

精致的小锅、切份的配菜,饮茶用的则是玻璃高脚杯,这样的古法新饮,仪式感满满。火锅宴还没开席,就吸引了不少路过的村民围观。锅底加水,盖上锅盖,工作人员取出黑色的专用打火机,点着火锅下面的小罐装环保油,茶火锅正式开煮,不一会儿就冒出氤氲热气。

那么,茶火锅的食材又有哪些讲究呢?首先是肉类,因为绿茶汤和红茶汤中含有茶碱,白肉更适宜。“猪肉、牛肉、羊肉这种红肉类不行,煮了以后,茶汤会发黑。”姜莹莹端出一个长盘,上面放着虎纹虾和鲍鱼,“像海鲜类、鱼类就比较适合。”除了肉类,茶火锅还配了土豆、金针菇、杏鲍菇、千张、生菜、胡萝卜等食材。“每一份配菜,都经由营养师根据成年人每天所需精心搭配。”姜莹莹介绍,食材和比例都经过工作室小组的反复实验和试吃。比如每份锅底使用15克茶叶量这个数据,就是在不断试吃各种样本的结果中综合对比出来的。

当天的火锅宴邀请了岩头的村民们前来品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吃茶火锅。开席前,大家不敢轻易动筷,都等着姜莹莹解说怎么吃。“先下肉类蛋白质,再吃植物蛋白质,之后就可以自由发挥了。”姜莹莹说,茶汤搭配合理食材可以让人吃起来既有饱腹感,又无增加体重的负担。“就是说,还可能越吃越瘦?”村民打趣总结。

拾光小院主理人吴艳秀和女儿一起前来赴宴,勺子舀了金黄色的茶汤,入口清爽,带着茶香,“没什么油,原汁原味的”。婺州染坊主理人温国香吃过好几次,之前就在微信朋友圈里安利过茶火锅,“相当不错,特别推荐”。“这样既蕴含文化又富有创意的美食,健康养生,很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岩头村党支部书记陈秋平对村里研发的茶火锅竖起了大拇指,更让他高兴的是看到村里的好项目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

火锅宴的尾声,工作人员又送上了一道龟苓膏和茶冻做的甜点。流水潺潺,琴声悠扬,美食加美景,吃茶食、喝茶饮、品茶点,吹拂着阵阵凉风,一股茶香沁入人心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