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双龙   正文

我市举行“北山四先生与婺学传承”学术座谈会

2024-09-30 07:38:16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作者:

9月28日-29日,“北山四先生与婺学传承”学术座谈会在金华山举行。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管委会主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王永昌,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坚,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郭学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新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双龙风景旅游区党工委书记陈峰齐,市政协副主席胡锦全参加,来自杭州、金华等地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今年是北山四先生入祀孔庙300周年。与会代表从文化思想史、美学、婺学、金华山文化等角度,介绍和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涉及北山四先生的思想源流及金华山在婺学、浙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不少学者细致深入解读文献,运用现代学术的视野、方法,对北山四先生思想的学术来源、主体内涵及其学术影响进行研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讲堂、传朱学、译宣言……钟灵毓秀的金华山,在吸收、传播先进思想上,素来得风气之先。

宋末元初,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等四先生相继崛起,以四先生为代表的北山学派十分兴盛。“为往圣继绝学”, 孔孟之学说,在朱熹的批注下复兴,朱熹的批注又在“北山四先生”的传承中得以明辨古今。北山四先生著述丰赡,仅王柏一人,所撰就达百部之多。他们推崇自然平实、条分缕析、说理透彻的文风,很好地体现了“文以载道、道本文末”的文论。

北山一脉师门兴盛、学派悠长、硕儒辈出,由元入明,成为洪武儒学的主流。北山四先生终得以在雍正二年(1724)成功入祀。一门四先生同祀孔庙,除山东孔门之外,没有见到其他地方再有案例,在中国的名山中,有此成就的也绝无仅有。

会议认为,北山四先生倡导创新、躬身实践,富有亲民利民情怀,要认真梳理提炼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精神内核,激活文化基因。当下《吕祖谦全集》《北山四先生全书》等大量金华先贤文献结集出版,为研究“婺学”与“北山四先生之学”提供了极大便利。接下来,要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如北山四先生在“婺学”传承发展中的作用,“婺学”在浙江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的衡定,“婺学”对宋元明儒学思想发展的影响等,将北山儒学文化的研究推向新高度。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