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视觉  >  子栏目  >  视频   正文

自学八国语言的90后摊主,在义乌魔幻夜市“淘金”

2024-10-15 06:49:00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作者: 楼冀阳 摄/视频 孙梦婷/文 韩东儒/视频

“我从广东过来”“我是陕西西安的”“我老家在福建”……这是一个有些魔幻的夜市,也是义乌最“老”的夜市,这里有小商品的奇迹,更有吸引老外的魔力。

这里是三挺路夜市,也叫宾王夜市。白天,这里是一条马路,车水马龙;晚上,这里则是人流集聚地,人来人往。

30多年的发展,这个夜市逐渐呈现出两面性。一面是传统经营模式,种类多且便宜,被称为“线下拼多多”。另一面是洋气的摊主们,经营着服饰、箱包、家电、美食等各种业态,全国各地来义乌“淘金”的摊主,很多都是从这个夜市发家的……

“滴!”随着一声哨响,摊主们出摊了!在800多个摊位中,我们找到了一位90后摊主,据说会说八国语言,他叫郑伟略。

“It's one hundred”“ I'll help you find it”……郑伟略的摊位前,外国客人占了六七成。他说,外国客人来义乌玩,都喜欢来三挺路夜市逛逛,买一些伴手礼带回国。

采访当天,一位土库曼斯坦的客人来郑伟略这儿买了15把中国风折扇,100元,外国客人很满意。郑伟略说,义乌的商品对外国人来说是比较有惊喜、有吸引力的,尤其是中国特色比较浓郁的东西,他们特别喜欢,觉得带回去很有意义。

其实,郑伟略主要是卖数码配件的,附带卖点爆款产品。“我是广东人,12年前来义乌摆摊,当时卖过很多品类,后来在一次次积累和选择中,决定主卖数码配件。”穿着T恤,梳着油头的郑伟略,清秀中透着腼腆,他打趣自己是在一次次和外商交流中,学会了一点外国语言,不专业但是够用。

“英文、阿拉伯语、波斯语等都会点,可以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因为语言的优势,郑伟略积累了一批外商老客户,尤其在数码产品方面,很多配件需要在参数上作进一步沟通,大家都喜欢找他买。“有时候客户需要什么东西,我店里没有,我就帮他们去找找货源,匹配他们的需求。”郑伟略说,从最初只卖几十样商品,到现在摊位上的几百样商品,十几年里他根据客户的需求慢慢增加,每天都过得充实又有趣。“我感觉义乌这个城市特别好,有一种魔力,让人有冲劲,想在这边干一番事业。”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