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17:01:28
来源: 金彩云客户端
金秋十月,田野“铺金”,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酝酿出阵阵稻香,正是收获的好时节。浦江县黄宅镇1700余亩晚稻进入成熟收获期,农户抢抓农时,全力做好晚稻收割作业。
在黄宅镇八联村,稻浪滚滚、满目金黄,轰鸣声中,两台收割机在田野间来回穿梭,割稻脱粒、谷粒进仓、稻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现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现在从水稻播种到收割,全是机械化操作,大大减轻了农忙时节压力,提高了生产效益。”种粮大户徐柏松说道。黄宅镇还有许多像徐柏松这样的种粮大户,在不断提升自身机械化种植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服务,解决散户水稻生产难题,为粮食丰收、农业产业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黄宅镇上山村,试种的20余亩“巨型稻”已完成收割。据了解,该品种是由县农业部门向中国科学院江西态局农业引进,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培育,具有适应性强、抗倒伏、产量高等优点。“我们一直鼓励和帮助农户尝试优质、高效的水稻新品种,这次引进的‘巨型稻’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巨型稻”新品种的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在万年上山这个世界稻作文化起源的地方,让袁老的‘禾下乘凉梦’照进现实。”黄宅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便于机械化作业和优质稻种植,保障粮食高产稳产,近年来,黄宅镇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夯实乡村振兴“耕”基。2024年,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11亩。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