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18:28:36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5年前,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不到12万元;今年1-9月,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092万元,村均超过75万元。7个共富工坊、40个来料加工点,帮助7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加工产值8000余万元,带动人均增收超3万元。
这是浦江县前吴乡书写在青山绿水之间的集体经济跨越发展答卷。
曾经的前吴,受水源保护、区位偏远等限制因素影响,虽处生态高地,但一度处在经济低谷,成为“经济薄弱乡镇”,乡村振兴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2020年,前吴乡党委在全省范围内,创新提出并全乡域推广“集体经营、干部扎营、群众共营”的集体经济“三营模式”。“集体经营”凝聚共识,夯实发展基础;“干部扎营”提振作风,激活创富动能;“群众共营”增进和谐,实现共治共享。集结“一村一品”,“吴溪九品”推向市场,强化“文化赋能”“品牌富民”,各村抱团闯市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集体经营,美景与产业双向奔赴
“新人看镜头,三、二、一——”
在前吴乡“天空之城”婚纱摄影基地里,山水秀丽的通济湖畔,延绵数公里的湖岸线,唯美的空中水晶婚礼教堂,薰衣草花海……无不为拍摄婚纱照提供绝佳背景,摄影师快门按下的声音,定格新人甜蜜瞬间。此刻,海誓与山盟在这里紧密联结,青山碧水见证每一句浪漫的誓言。
2020年,前吴乡墎山村通过招商引资,着手打造“天空之城”婚纱摄影基地项目,利用库尾的一块荒地,种植了大片紫云英花海,变荒地为花园,花海与绿水青山、村庄屋舍相映成景,构成一幅和美与共的田园画卷。这里也是浦江县最大的婚纱外景摄影基地,每年接待数以千计来自省内外的新人,“火”遍了朋友圈、抖音和小红书,成了游客乡村游打卡的“网红新宠”。
水墨前吴沐春风,百亩花海映金波。每年的3月下旬,在该乡民生村百亩梯田油菜花迎来盛花期,梯田如链似带,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一片金黄如锦似缎般地铺满了整个田野。前吴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油菜花节,并打造出具有前吴特色的“花海经济”,把“油你真好”花海民生菜籽油等一批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油菜花节成为前吴乡持续加强文农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干部扎营,带着农民闯市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前吴乡以产业兴乡为目标,因村施策,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乡村产业发展格局,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创新成立供销办公室,从各村干部群众中选拔培育新农人,形成“一办十三员一平台N共富工坊”的乡村运营体系,开展“跨区域共享农业”行动。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带动村干部奔赴全国各地展销乡域特色农产品,主动接轨“电商直播经济”、设立“吴溪乡味”售卖小程序,现已助力销售全乡农产品超500万元。
从吴溪甘蔗、桃源草莓、民生菜籽、朱桥西瓜,再到通济香薯、吴溪番茄、拉飞南瓜,“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已经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从“花开几枝”到“百花齐放”,现前吴乡已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浙好淘)、金华绿城物业、义乌市大陈镇、安吉县南希南实业、浦江上海商会等签订超5000万元合作协议。村两委干部全过程参与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与农民工人一同种植、打包、发货、送货,通过解决田间地头“小难题”,促进全村上下“大发展”,让乡村成为“鼓得起钱袋”的宝地。
群众共营,推动“单一”变“多元”
在前吴乡毛家村,许多村民趁着晴好天气,将做好的手工面晒在架子上,整齐的面条倾泻而下,甚是美观。吴莱状元面,是前吴乡深袅江源毛家村一带村民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手工面,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经过不断的试验优化,形成目前“和、揉、打、搓、盘、上、晒、收”的成熟工艺,其色白如雪、细如发丝、润滑爽口,劲道十足、香味浓郁。为拓宽销售渠道,吴莱状元面衍生出多种包装款式,使产品更加多样化,满足市场需求。
2020年以来,毛家村标准化传统手工面,注册“吴莱状元面”品牌,统一收购村民制作的吴莱状元面,再由村里统一销售,目前毛家村共有20余户农户参与制作吴莱状元面,每户每年可增加4—5万元的收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毛家村取得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破百万元的成绩,也解决了部分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毛家村吴莱状元面还入选了2024年市级伴手礼并获参评省级伴手礼资格,系浦江县唯一入选产品,真正做到了将农家“一碗面”干成乡村“大产业”。
好项目能致富一方百姓。前吴乡围绕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共富目标,探索“融义接杭型、百镇共建型、家庭工厂型”三种类型的共富工坊,建立“共富合伙人机制、共富助跑员机制、共富监督员机制”三大机制,激发增收致富动力、释放本土资源活力、凝聚共谋发展合力,2023年,共带动30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累计发放务工费495万元。真正实现“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建,领着农民赚”,以共治共享共赢呈现乡村治理新气象。
一处处闲置资源在前吴焕发生机,一个个优质项目在前吴落地生根……多年来,前吴乡不断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既让乡村在发展中保留乡土味道,又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在家门口创业致富。前吴乡以“三营模式”为抓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夯实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石,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坚定不移地走好文农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乡村“共富路”。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