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金华   正文

热点快评丨以产业合作技术转移促中非共同发展

2024-11-04 14:31:23

来源: 金彩云客户端

作者: 李冰峰

9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作主旨讲话指出,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必将掀起全球南方现代化热潮,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非洲广袤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却面临现代化不足、机械化水平低的困扰。永康四方集团生产的农机质优价廉,颇具市场竞争力,是非洲多国政府的优先采购产品。四方集团还计划在坦桑尼亚打造一个适合当地农业发展需求的农机示范基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为非洲带去了科技,更传递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农业现代化能够释放出大量劳动力,进而带动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经验表明,随着劳动力转移,更多年轻人投身到食品加工、跨境电商等新兴行业。这有助于非洲经济整体水平提高。

同样,我市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工业合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我市累计在非洲设立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55家,全面探索中非产工贸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在坦桑尼亚,由金华企业家投资建设的中坦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后可容纳350多家企业入驻,带动当地10万人就业。中坦工业园作为坦桑尼亚首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将极大促进坦桑尼亚国家工业化进程。

科技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的实现路径。中非科技合作从坦赞铁路技术援助、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八大行动”、“九项工程”到中非合作“三项举措”,是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大有可为的重要领域。中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和基础设施项目,不仅给非洲带去了资金与设备,更为关键的是还推动了技术的转移与本地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企业的技术转移不仅体现在设备引进和操作培训上,更体现在管理技能和生产经验分享上。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中国企业不仅输出技术,还为非洲国家培养了一批掌握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的本土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

“职教出海”是我市推动中非教育合作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金华高职院校在非洲设立了摩洛哥义乌商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卢旺达穆桑泽国际学院、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刚果(布)中刚丝路学院等机构,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技能、管理人才。

国别不同,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共通的。产业合作与技术转移的最终目标,是帮助非洲国家从依赖外部技术支持转向自主发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跨越,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业竞争力。

尽管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中国企业与非洲的合作正在不断深化,技术转移正从单纯的设备引进升级为人才培养、产业转型等更高层次的互动。只要符合中非最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就必定能够得到最广泛的支持,让中非人民共享双方合作发展成果。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