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0 10:13:33
来源: 金彩云客户端
11月9日下午,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县人民政府承办、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支持,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管理中心协办的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系列“稻作与东方文明”线下特展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开幕仪式。日本金泽大学副校长中村慎一,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永田哲二,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主席代表欧阳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浦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文红,日中发展促进会会长、日本浦江发展促进会会长周玮生等嘉宾出席开幕活动。
本次展览围绕长江下游稻作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分成“走向旷野”“聚落成邦”“赋美人间”“东方神仰”四大篇章,通过丰富的考古成果、高精度的文物复制品等图文与实物资料,为观众串联出一条史前的“稻米之路”,感悟东方文明的深邃。展览通过东京中国文化中心这一平台,精心呈现浙江万年稻作文化,推动新时代中日人文交流,是首次以稻作为契入点的对外宣传活动,也是上山文化展览首次走进日本,将持续至11月15日。
为进一步在全球层面拓展和传播浙江文化和稻作文明,开展仪式上同步推出全球线上云展——“稻米见人间”。本次云展分“春生旷野”“水润泽国”“赋美人间”“启明东方”四个板块,不仅设有图文并茂的学术阐述和权威专家的视频讲座,还结合了文化游戏体验。通过多维度的内容,在线上搭建起“东方稻作农业”的云端世界,向世界观众展示稻作与东方文明的精彩。本次云展也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青风海上来”浙江青瓷巡礼云展,“万年上山·启源”上山文化云展之后,第三次以数字技术展现浙江万年历史。
(扫码可观看云展视频)
日本金泽大学副校长中村慎一教授表示,他一直在持续关注上山文化,对上山文化这些年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对下一步上山文化中日合作研究寄予厚望,将适时前往上山文化遗址群开展调研。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表示,稻作是“古代东方文明”和“东方思想”的重要内容,上山、河姆渡、良渚的考古成果使得稻作文明的内涵与意义成为学界的重要话题,稻作文明也是中日学者共同关注和深耕研究的领域,近30年来中日合作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这次展览,我知道了第一粒稻米来自浙江,又传播到日本,受到民众的喜爱。”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罗玉泉说。
浦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文红在致辞中说,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同时还发现了村落,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今年5月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曾发表“上山文化遗址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十万年演化史”重要研究成果,表明上山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完成野生水稻驯化地方。浦江与日本素有渊源,早在公元1676年,浦江高僧东皋心越就东渡日本,在当地弘扬佛法,传授篆法、琴艺、书画、诗文。此次“上山文化”漂洋过海而来,既是延续传统友谊,也是促进文明互鉴,真诚邀请日本朋友踏上浦江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万年上山独有的魅力。
开幕式当天,中日双方相关专家一起座谈,为现场嘉宾解析稻作农业和稻作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郑文红还带队拜访了日中文化观光促进协会,就推动两地文化交流进行对接,并向协会赠送了书画作品。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