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浦江   正文

“红色小达”成为基层治理“合伙人”

2024-12-17 15:44:56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作者: 叶赛丽 朱喆昕

“奶奶,饭送来了。”

“天天来送饭辛苦你了,谢谢你啊。”

“没事的奶奶,空饭盒我带走了。”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浦江上演。黄雄文是浦江县浦阳街道宣和社区“红色小达·幸福快递”志愿服务项目的一名志愿者, 每到饭点他就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食堂,将一筐筐饭盒搬上车送往附近的村社。“从早上6点10分开始,一天要送三次,做这个对工作肯定有影响,但是也很开心。有时候老人会送我们水果,怕我们不收,就把水果藏在洗干净的饭盒里,我们一拎就发现了。” 黄雄文笑着说。

宣和社区位于浦江县城中心,辖区面积0.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307人,是一个驻区单位多、沿街商铺多、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多的“四多”省级融合型社区。为了提升辖区老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质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2019年社区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行、日间照料、生活陪伴、心理咨询等服务。

“我们在外面参观学习的时候发现很多社区都有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但是送到后面的几家基本上饭菜都凉了,我们就想组建一支队伍,能够及时、快速地把餐送到老人手中。”宣和社区副书记甄燕君告诉记者,当时社区工作人员仅有10人,想靠有限的人手实现这个目标显然不太可能,“我们跟辖区内的韵达快递进行了沟通,他们非常支持我们,和我们一起打造了‘红色小达·幸福快递’项目。”

浦江韵达快递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兴光长期关注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他曾在网上看到过许多关于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相关报道,希望能够为这些人做些什么,“刚好宣和社区有这个需求,我们又有这个能力,我就在公司里发起倡议,很快得到了好几名快递小哥的响应。”

“红色小达·幸福快递”志愿服务项目是全国首个居家养老公益配送项目,该项目成立5支“红色小达”小巷骑兵队,共有队员75人,配送范围涵盖14个村社,项目充分发挥了新就业群体片区熟、覆盖广、机动性强的职业优势,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合伙人”,以“一刻钟的距离、一碗汤的温度”开展一日三餐公益送餐服务,破解了宣和社区的一道难题。 截至目前,“红色小达·幸福快递”志愿者已累计服务2000多天,为487名居家高龄老人送餐上门210万余次,快递小哥滚动的车轮成为了传递爱心的“年轮”。

“以前三餐都是自己烧,每天要走20多分钟去菜市场买菜,现在吃上了食堂的饭菜,很方便,味道也很好。”85岁的邵银钗独自居住在宣和社区,日常出行需要拄拐,如今有了“红色小达”送餐上门,用餐不再是个难题。

队伍庞大了,送餐的效率提高了,如何发挥出“红色小达”更大的作用成为宣和社区一直思考的新问题。近年来,“红色小达·幸福快递”志愿服务项目结合社区治理和居民需求的多样性,不断迭代优化,拓展了代办便民事项、开展流动看护、安全隐患排查、民情民意收集等功能,通过发放“代跑先锋服务卡”,列出低保办理、临时救助申请、物品代买等10项服务清单,逐步形成老人点单、骑兵接单、社工办单的“闭环式”代办服务,同时快递小哥与23名独居老人结对,实行日常“安危确认”机制,每日上门询问登记老人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效保障老人的健康安全。

快递小哥倾情奉献,情暖社区,社区回以关怀补助,实现双向奔赴。据了解,浦江县政府助餐补贴实行分类发放模式,对仅承担配送点功能的村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给予每年8000元配送费补贴,同时宣和社区构建起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适度补助的激励体系,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兑现制,积分可在社区开设的“台门超市”兑换实物;每月评选3名社区“敬老之星”作为荣誉推荐、推优入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优先安排参与项目的快递小哥子女参加社区春泥计划、暑托班等关爱活动,丰富小朋友的假期生活,让快递小哥安心工作。

“红色小达·幸福快递”的成功让宣和社区一炮而红,相关经验做法在浦江县推广运用,吸引了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更多群体的参与,目前,浦江县已有“红色小达”志愿者375名,累计服务老人1300余名,代办便民事项2000余件,有效提升了为老服务精细化水平。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