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7 17:55:06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2023年,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首次捕捉到一对野生中华穿山甲的身影。此 后,这样的记录又陆续出现10余次。经过一年的跟踪监测,科考人员在该保护区局部区域发现32 个中华穿山甲洞穴,而且有20多个红外相机拍摄到穿山甲,表明保护区内穿山甲有一定种群数量。
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野生动植物的生息繁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安全保障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庄家尧说,只有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才能为野生动植物的生息繁衍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安全保障。经过持续20多年无人为干扰的恢复发展,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形成具有老年、成年、亚成年等组成的中华穿山甲多代完整种群,这在国内非常罕见,对我国穿山甲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青草村迎来了“新客人”
布控红外相机对疑似洞穴进行监测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庄家尧通过测量等方式判断是否为中华穿山甲
在红外相机里发现中华穿山甲的踪迹
前几天,婺城区沙畈乡青草村,迎来两只“做客”的穿山甲,村民赶紧连夜保护起来。护林员张正权说,现在村民都很有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发现穿山甲后,就有27个村民自发组成保护小组。
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团队对中华穿山甲进行救治
保护区工作人员对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探讨
保护区工作人员将救治好的中华穿山甲放归野外
2020年6月5日,穿山甲的保护级别由国家二级提升为国家一级。同年,《中国药典》也将穿山甲品种剔除。
据了解,全球现有8种穿山甲,分别是大穿山甲、南非穿山甲、树穿山甲、长尾穿山甲、印度穿山甲、中华穿山甲、马来穿山甲以及菲律宾穿山甲,其中中华穿山甲主要栖息于我国境内。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