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2 06:45:00
来源: 金华传媒记者
蓝天之下,刘兰忠的坚守显得既孤独又勇敢
从武义县城驱车到上黄观测站,并不算长的路程却需要足足两个小时车程,蜿蜒的山路让专业驾驶员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其中最险峻的要数从上黄村到大毛尖的盘山公路,全长6.6公里,共有318道弯,遇上低温天气,不少路段还结了冰。而就是这段让人望而生畏的山路,却是67岁的刘兰忠上班的必经之路。
300多个弯道的山路,是刘兰忠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
大部分时候,观测站只有刘兰忠一个人
山路开多了,刘兰忠的车每个月都会遇到爆胎
2019年,刘兰忠受邀来到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上黄村,主持建设国内首个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观测站。“金秋岁月披战袍,再踏征途擒魔妖。为国建站多壮志,建好气站天更蓝!”这是出发武义前,刘兰忠在日记里写的话,为了尽快完成监测站建设,他每天对接技术工作人员,修改设计方案……2022年10月,上黄观测站终于建成运行,有力推动了大气边界层整体结构的研究,为国家碳达峰和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关键实验平台和基础研究数据。
刘兰忠来武义工作前一天写下的日记
认真查看各种数据
气温达到0℃以下,户外的设备经常结冰
刘兰忠对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况都了然于心
在来上黄观测站前,刘兰忠就已经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生态环境大气背景监测站——武夷山监测站,他在那里工作长达16年。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刘兰忠获评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遇到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刘兰忠的助手会来帮忙
刘兰忠从不抱怨监测站的艰苦,除了相对匮乏的物质条件,长期的孤独也是常人难以抵御的,所幸站里养的两只小猫,陆续生下了一群小崽,成了他和工作人员闲暇时最好的伙伴。
小猫成为了刘兰忠在观测站最亲密的伙伴
上黄观测站全貌
工作之余,刘站长用拍照、写诗来打发寂寞时光,每天他都会选不同角度,呈现上黄观测站四季变换之美,制作上黄观测站专属的早安祝福,发给全国各地的朋友。
闲暇时,刘兰忠眺望群山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