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金华   正文

数字化仓储守护“米袋子”

2024-12-23 23:25:05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卢奕仿

近日,我市晚稻收割归仓收尾,婺城区蒋堂镇好乐耕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内一片繁忙,最后一批烘干的稻谷通过输送带被运送到运粮车上。

“我们这里烘干的稻谷损耗很低。”好乐耕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农事服务部经理祖洪影介绍,粮食存储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为了减少损耗,该中心建设了4000立方米的数字化干谷仓。从湿谷入库到烘干再到进入干谷仓,一系列作业环节均通过智能化控制完成。工作人员只需通过中控机房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即可查看每个仓库的温度、湿度、储粮水分等数据。此外,该中心使用了粮堆智能通风系统,实现粮食仓储的远程定点降温通风,有效延缓稻谷的品质劣变,保持大米的优良口感。

节粮减损被视为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近两年,我市积极推广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收储设备,运用科技手段减少粮食损失。据了解,目前全市18个粮油类农事服务中心均已建设干谷仓,并应用先进收储设备。今年这18个粮油类农事服务中心的粮食烘干量占全市粮食烘干量的40%。

多年来,我市坚持“减损即是增产”的理念,从收获、烘干、加工等全链条环节进行减损,包括制定粮食种植、机收、机烘、加工环节减损技术指南,通过现场作业指导、技术培训会和现场比武等形式,增强农民的减损意识和技能‌;出台《金华市水稻机收减损工作方案》,在指导、培训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全市水稻机收减损水平;针对油菜收获、水稻烘干等减损工作短板,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等。根据监测数据,我市水稻机收损失率从2022年的1.1%降到现在的1.0%以内,符合水稻机收作业质量标准。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