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正文

金华日报丨东阳办好学校食堂用心守护校餐

2024-12-27 23:36:02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黄娇丽 通讯员 王忠华


近日,临近午饭时分,东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建强临时起意,唤上饭搭子——副局长吕楚麟、蒋波等人,前往江北初中食堂与学生一起吃饭。他们踏入食堂,随意在一桌空位落座后,和学生们边吃边聊。陈建强察觉,尽管饭菜可口,但食堂的保温措施还不够到位。他对学校负责人嘱咐:天气冷了,要更加重视“让孩子吃到暖和的饭菜”。

在东阳这片教育的沃土里,学生吃得好不好、暖不暖,是时时挂在教育者们心头的大事。而这,仅仅是东阳校园食堂变革历程中的一个小小片段。

爱“找茬”的饭搭子进校园

东阳市教育局领导成为校园食堂饭搭子,得从一次普普通通的食堂走访说起。2022年3月,陈建强带队调研学校食堂。在一所初中校园食堂内,午餐时间过后,学生们纷纷散去,墙角几个满满当当的餐厨垃圾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为什么饭菜会剩这么多?”陈建强十分疑惑。

“有些学生吃不完,有些菜学生不爱吃……”校长讪讪解释。

“餐厨垃圾会讲话。饭倒太多、菜余太多,肯定是有原因的。”持续的走访发现,这种情况并非个例。盯着餐厨垃圾,陈建强陷入了深思。

“食堂的问题,是大问题。吃不好,怎么学得好?”陈建强当即召集相关科室人员开会讨论,抽丝剥茧,逐一复盘,目标明晰:让每一个学生“好好吃饭”。很快,东阳市教育局食堂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了,食堂与配送管理工作虚拟专班成立了,学校里以校长领衔、多方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成立了,力争所有环节齐抓共管。


为了摸清学校食堂的真实情况,局长陪餐制度上线。一周时间,局领导至少有两天在学校食堂吃饭。走访、观察、调研,如此反复,全面摸排。

“今天中午去哪里?”“走!”但谁也不知道目的地是哪儿。

随机选一所学校,到了校门口,再通知校长。然后,饭搭子们就“水灵灵”地来到了学生的身边。“饭菜味道怎么样?”“卫生干净不干净?”他们坐在学生中间,边吃、边看、边唠嗑,努力在食堂“找茬”。

不少校长坦言,最初以为局长陪餐不过是走走过场,没想到局领导们不仅来得勤,查得也细。食品安全、后厨管理、卫生环境、菜品设计、学生用餐体验……一旦出现问题,马上要求拟定整改方案。每学期还有校际互查,市委巡察组、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进校联合督查。


前不久,“每餐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和班级负责老师与学生同标准共同用餐”纳入《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2025年1月开始生效。而自2022年起,东阳的中小学就已取消教职工餐厅,师生“同菜同价同质同食”全面落实。局长陪餐、校长陪餐、老师陪餐,以及家长进校园体验学生餐,形成制度和惯例。

功夫下到平时,校长们底气足了。“问题多发现一个,隐患就少一个,我们以开放的姿态,随时欢迎监督。”吴宁五校校长金俊华说。

让每个学生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在2022年的走访中,有一件事,始终是压在饭搭子们心头的一块巨石。

彼时,东阳部分公办中小学没有独立食堂,1.3万名学生吃的是企业配送餐。“一家配送公司一般要负责多所学校。餐食从配送到送达,短则半个小时,长则一个多小时,等到了学生手中,饭菜品质肯定受到影响。特别是到了冬天,饭菜凉得更快。”吕楚麟说。


让每个学生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怎么做?改!

在“新建+改造+共享”的举措推动下,东阳市校园食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硬件升级浪潮。19家新建的现代型校园食堂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流程科学,均以A级标准配建。在9730余万元的重金投入下,30所学校的闲置房屋与旧楼摇身一变,成为标准食堂。有现实困难的学校,和周边邻校“结对互助”,共享厨房设备和后勤人员。

2023年春季开学日,第一对“共享厨房”试点学校上线。白云银田小学和白云实验小学两所学校同在一个街道,车程15分钟,师生的饭菜由白云实验小学烹饪完成后,通过保温设备运送至白云银田小学。


那一天,白云实验小学校长王丽美跟车前来,她至今记得一个场景:两名学生合力抬起保温桶,倒光了最后一点汤汁。“学生吃得太欢了!所有盘子都光了。”白云银田小学校长杜建锋说。

同年9月,4所学校与邻近校结对互助,“15分钟食堂共享圈”正式建立。企业配送快餐就餐人数从13958人到彻底清零,所有学生都吃上了热腾腾的食堂饭菜。

今年下半年,安恬小学也建起了自己的食堂,如今还剩3所学校采用共享模式过渡。该市中小学幼儿园B级及以上食堂全覆盖,其中A级标准学校食堂69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共享厨房’模式也终会画上句号。”吕楚麟说。

全链条管住每一个“胡萝卜”

在东阳,一个“胡萝卜”送上学生的餐桌,要经受哪些考验?从配送公司,到后厨、到餐盘、到厨余,这个过程,环环相扣,环环是关。

凌晨1点多,当城市还在沉睡,多数人正沉浸在梦乡里时,“胡萝卜”们正在食材配送公司被工人检查、打包。此时,局长挂帅的饭搭子组合摇身一变,成了突击检查小队。“凌晨1点多是供货商工作的时间,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才能确保看到配送公司最真实的运营状态。”吕楚麟说。

日期随机,目标随机,突击小队的日常,加上严苛的“优胜劣汰”制度,成了每一个“坏胡萝卜”的“噩梦”。

记者从配送公司考查表看到,从配送分拣场所的环境卫生,到食材进出库的台账登记,再到从业人员的资质证照,共计有近30条考核指标。每月现场考核、远程视频抽查、凌晨突击检查、多部门联合检查……考核总分若低于合格线,一票否决。与此同时,每所学校也有各自针对配送公司的考核方案。在“一旦出局,永不录用”的高压态势下,供货商们不得不时刻严把食材关。


今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强调学校主体责任与家长委员会监督机制。而在东阳,“胡萝卜”离开配送公司进校园,首先就要经过学校值周领导、老师、家长组成的“验菜”团队的层层把关。东阳市教育局还自主研发精细化数字管理应用,其数智校食管理模块,实现食堂数据全链条打通、全闭环管理、全体系共享、全流程监管。这意味着,“胡萝卜”们在任何一环都有留档,接受社会监督。源头信息可溯,加工过程透明,成品留样可查,它的宿命是蒸是煮是炒,也经过学校营养菜谱设计公开。

即使上了桌,“胡萝卜”们也要接受师生检验。前段时间,江北初中原菜谱中的一道菜品,家长和学生通过食堂智治应用中的“健康机器人”模块反馈其品相欠佳。校方立即组织集中评议和营养测算,菜品改良后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东阳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实现了“数字食堂”全覆盖。两个平台的应用访问量逾500万人次,访问用户90万,家长群体满意率高达99.87%。利用数字赋能食堂管理,在确保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同时大幅解放人力,为学校食堂节约了15%~25%的运营成本。

全链条监管,把每一个“胡萝卜”都管住了。

从光盘回溯“让学生吃好”这件事

12月20日上午,东阳市江北街道下范小学内,两名来自邻近酒店“食坊口”的大厨准时就位,精心烹制当日的中餐。

2023年,下范小学建了新食堂,环境焕然一新。此后,学校便将提升菜品口感、丰富菜品样式作为重要目标,致力于为学生打造更优质的餐饮体验。“自从推出与酒店共享大厨举措后,菜品日益丰富多样,孩子们的食欲明显提升,餐盘里的食物常常被一扫而空。”校长蒋小燕言语间满是欣慰与自豪。

在“让学生吃好”这件事上,东阳始终不遗余力。“光盘”是一个风向标,沿着这条线索往回看,菜谱、菜量、食材、味道等多个因素,紧密关联着学生的“吃饱、吃暖、吃好、吃健康”。


近年来,东阳市教育局积极响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号召,多次召开“光盘行动”现场会,力促理念深入人心。该市各学校积极作为,以绘制创意海报、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实践调查报告等形式,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并组织“光盘达人”评选。将“光盘打卡”纳入文明班级考核积分体系,借助数字平台量化管理,使“光盘行动”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校园节约氛围浓厚,粮食浪费现象大减,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各校“光盘行动”各具特色。吴宁二校、实验幼儿园开展“21天光盘打卡行动”,用食堂结余购奖品奖励优秀者;横店镇中心小学、江北初中实施餐前“分班分餐”、餐中“加餐调剂”、餐后“余量回收”三段式管理;李宅初中餐餐登记、月月奖励、期末大奖;东阳中学、东阳二中等校提供丰富菜品供学生自主选餐。第二实验小学结合“学生荐菜”采编新菜谱。不少学校后厨还巧用食材“边角料”,如用萝卜皮做咸菜、花菜梗制泡菜、莴苣叶熬汤等。食堂厨余垃圾由专业公司统一收运处理。此前,东阳市教育局制止餐饮浪费经验在省教育厅会议重点发言,获赞并全省推介。

“餐厨垃圾真的会讲话。”回到当年调研的那所初中,曾经满满当当的垃圾桶,如今空空荡荡。三年来,东阳各校师生的人均厨余量,从80克/餐下降至8克/餐左右,算起来不过一个乒乓球的重量。在东阳的教育版图中,校园餐正焕发出独特魅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如同一股春风,吹遍了每一所校园。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