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 12:58:04
来源: 无
我们的城市,不只是“钢筋水泥的丛林”。城市中其实隐藏着非常多生灵,它们与我们共享着城市空间。在生活中,你有注意过更微小的世界吗?种子、虫卵?作为生命之源,因为长得微小,不借助工具很难看清它们,但小小的种子和虫卵里,藏着一个大大的世界。
在显微镜下,它们的纹理和质地被完整地展现,那是我们不曾踏入的奇妙世界。
观察种子表面的纹饰
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最近,一部名为《探秘种子: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的书出版,书里展示了显微镜下各式各样的种子,在奇异样貌的背后,每颗种子都有着有趣的故事。
王健生是我市一名植物爱好者,从8年前开始研究植物,也是本书的主要作者。
微小的种子肉眼看不清,放大镜看不全,为了更好地展示微小种子的结构形态,以便研究和鉴定植物,6年前,王健生开始尝试用显微拍摄来记录一些植物的微小种子。别看它们在镜头下形态各异,长得很饱满,实际大小在1~3毫米,用肉眼根本没办法看清楚。在王健生采集过的种子里,最小的是兰科植物的种子,还不到1毫米。
在他的显微镜头下,这些细小的种子被放大到5倍、10倍,甚至20倍,种子表面的结构看得一清二楚。种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些种子甚至神似生活中的物品,比如野老鹳草的种子,就像一只网纹瓜;流苏子的种子就像盛开的向日葵;琉璃繁缕的种子组合,就像一只彩色的足球。
(流苏子种子)
种子表面的颜色丰富多彩,有的种子呈现出显眼的红色、黄色或是蓝色,就像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而有些则是暗淡的棕色或灰色,显得非常低调。此外,也有双色或是多色出现在同一颗种子上的,甚至有些种子表面因为折射率的不同而呈现出彩色的效果。种子的颜色根据其成熟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变化,成熟的种子一般颜色较深,而未成熟的种子颜色较浅。
(还亮草种子)
在观察的过程中,王健生发现,观察种子表面的纹饰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有的种子表面光滑如镜,有的表面粗糙甚至凹凸不平,还有的则布满了细细的纹路或是斑点。这些纹饰就像是种子的“指纹”,不仅让种子更具个性,也为它们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小苦荬瘦果)
比如一些聪明的种子会利用动物作为传播工具,它们会将自己的种子藏在美味的果肉内,吸引动物前来取食。当动物吃掉果肉后,种子便会随着动物的排泄物被带到新的地方生根发芽。而另外一些具有钩刺或黏液的种子,则可以将自己附着在经过的动物身上,传播到新的环境中。
(杜茎山种子团)
许多植物还会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与蚂蚁形成互利互惠的双赢关系。即植物种子为蚂蚁提供美味食物,而蚂蚁则帮忙将种子搬运到其他地方,以达到扩展家族领地的目的。就像三枝九叶草幼嫩的种子,有的像仙女的翡翠水晶鞋,有的像晶莹剔透的奶油点心。绿色种子上面玉白色的种阜,就是专门用来“贿赂”蚂蚁的,它们让蚂蚁将它的种子搬运到其他适宜发芽并生长的地方,扩大家族范围。
(异果黄堇种子)
风也是种子传播的好帮手,一些轻盈的种子会利用冠毛、种毛等结构,借助风力在空中飞翔、飘向远方。菊科、杨柳科、桦木科等种子对这项技能尤为擅长。
(斑叶兰种子)
而对于一些生长在水边的植物来说,水是最好的传播媒介,它们的种子通常具备防水和漂浮的特性可以随波逐流,这样可以在淡水甚至海水中漂浮数日乃至数月之久。当遇到合适的环境时,这些种子便会生根发芽,繁衍生息。比如椰子、黄水枝等。
(野老鹳草种子)
有些植物则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种子的传播,比如一些植物的果皮会在成熟时炸裂开来,将种子弹射出去,如堇菜属、凤仙花属、野豌豆属等。就像凤仙花,果实果瓣成熟后,受到外力,比如风吹,或是人、动物的干扰后,种子就会向内收缩,借助弹力,将里面的种子弹射到外面。凤仙花种子虽小,但弹射力很好,可以弹射到1米多远的地方。
种子一年四季都有,秋季最多,但不是所有的种子王健生都拍,他主要选择一些有研究价值的种子。
(金锦香种子)
在种子没有完全成熟时,不能很好地观察到其特性,所以采集种子的时间要把控到位。如何把控?只能勤去山上观察。
比如采集还亮草种子的时候,王健生从其生长到成熟,再到果实采集,一共用了两三个月时间,上山四五次才将成熟种子采集回来。
(粟米草种子)
将种子采集回来以后,因为要拍其表面的结构,所以还要进行解剖。种子很小,解剖除了要用到手术刀、镊子、探针外,还要加一把放大镜。很多时候,会解剖失败。
解剖完成后,还要将种子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必要时,借助胶水、纸,将其固定。再打上灯光,用特制的显微摄影设备拍摄下来。一张全景深的图片,需要前期拍摄500张左右的图片,通过后期软件堆叠合成一张图片,再经过仔细修图,最终才能出片,所以一张满意图片需要花上几个小时时间,工作量很大。6年来,他一共拍摄了500多种显微镜下的种子画面。
19年间用显微镜
拍摄近200种蝴蝶卵
跟种子一样,卵是大多昆虫降生的初期。不同种类的昆虫,体型差异极大,小的需要借助高倍的显微镜才能看清;其形状、颜色、花纹更是千差万别。
在永康,有个“追蝶”达人张红飞,19年间,他拍摄到的蝴蝶卵有376种,其中用显微镜拍摄的将近200种。
在拍摄蝴蝶卵前,需要先寻找蝴蝶卵。张红飞说,找蝴蝶卵要凭经验和运气,首先得知道蝴蝶的习性,什么季节产卵,喜欢在什么环境生活。
在我们这边,较常见的有菜粉蝶、东方菜粉蝶,这两种都是白色的小蝴蝶。较早产卵的有大红蛱蝶,一般到3月份,天气晴好的时候,它会飞着找刚抽枝的苎麻产卵。黄钩蛱蝶喜欢在刚长出几片叶子的葎草上产卵。琉璃蛱蝶则会把卵产在菝葜的叶子上,黄尖襟粉蝶喜欢十字花科的植物,比如油菜、米荠等植物的花蕾,会把卵产在上面。
3月下旬到4月初,还会有中华锯灰蝶和峦太锯灰蝶,飞到板粟的嫩芽上产卵;尼采梳灰蝶喜欢金银花花蕾;丫灰蝶则喜欢合欢树的嫩芽;小黑斑凤蝶、铁木剑凤蝶则喜欢樟树嫩叶,这些都是它们心仪的“产床”。
寻找好卵后,就是拍摄。张红飞说,用显微镜拍蝴蝶的卵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台,因为细小的快门振动会影响图片的效果,工作台是铸铝件精加工的,重达几十斤,所以放着比较稳定。再配上一个控制器,自动控制相机快门和相机步进移动拍摄。
张红飞拍摄蝴蝶卵用的是10倍的显微镜头,因为显微镜头景深很浅,只有零点几微米,所以拍一枚卵需几百张照片用软件把照片叠加而成。
显微镜拍出来的卵效果很好,色彩还原度高,有质感。放大后能够清晰地看到卵的细小的纹理,更能区分差别细小、较为相似的不同种类的蝴蝶卵。
这些卵有的晶莹剔透、有的色彩斑斓,有的像珍珠、有的像小西瓜、有的则像QQ糖,多种多样。比如显微镜下姜弄蝶的卵就像一座红色的火山,也像一个精致的小甜点,整体呈红色和白色相间,有多边形的网状纹理,每一个多边形交会处都有一个极小的点状花纹连接。黑脉蛱蝶的卵初产时为青绿色,就像是一个小西瓜。白带螯蛱蝶的卵内壁会产生许多红褐色受精斑。细看之下,这些受精斑都是由一些规则的多边形纹饰组成,此时观其形态像极一颗“虎斑菩提果”……
我们肉眼所见的世界,五彩缤纷,让人看了眼花缭乱,而通过显微设备观察到的微小世界,其实同样色彩斑斓,甚至更为奇妙。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