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3 09:31:52
来源: 无
在浦江,如果说有什么绝对不可错过的文化盛宴,那一定是一年一度的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这场全国性艺术盛会,早已是全国各地书画爱好者与浦江这一书画“朝圣地”的双向奔赴。
上月30日,万年浦江——202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在浦江县仙华文景园书画会展中心开幕。
书画盛会拉开序幕
展现浦江深厚文化底蕴
冬日暖阳和煦,宾客如期而至。2024年12月30日,在浦江县仙华文景园书画会展中心,伴随着锣鼓齐鸣,一场书画大戏缓缓拉开序幕。
一场全国性书画展为何要连续放在浦江一个小县城举办?
从历史渊源来看,浦江建县1800多年,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诗词之乡”等美誉。自宋代以来,见诸文字记载的浦江籍书画家有250多人,从南宋诗人方凤、明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到近现代的吴茀之、张书旂、方增先、吴山明等,均自成一家,享誉画坛。
可以说,书画是刻在浦江人基因里的文化根脉,故而浦江一直有“三代喜书、五代善画、兄弟同书、夫妻共画”的文坛佳话,中国书画界的“浦江现象”更是让很多人喜闻乐道。
从群众基础来看,一组数据足以证明书画文化根植浦江民间:目前,该县拥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45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40人,书画人才队伍总数居全国县(市、区)前列。
除了历史渊源和群众基础,浦江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各地书画爱好者的“朝圣地”,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
一直以来,浦江十分重视书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集全县之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擦亮“百年书画兴盛地”金名片。“诗画浦江”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掷地有声。
近年来,浦江在建设书画阵地、举办书画盛会、创新书画艺术、推动书画研学、培养书画后人等方面持续发力,先后建成吴茀之纪念馆、方增先书画碑刻院、山明美术院、月泉书院、仙华文景园等一批书画文化阵地;推动20余家各级书画协会和艺术院校在浦江设立写生创作基地;研学游、写生游等文旅融合项目成为浦江旅游新品牌。
文化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开幕仪式上,浦江县委书记胡作滔表示:“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是浦江积极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的一次具体行动,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广大人民群众精心准备的一场高品位书画盛宴。”
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即将走向第十二个年头。未来,浦江将如何行动?
“我们将加大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书画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利用,通过与中美协、中书协、中国美院等专业机构的常态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浦江书画产业的引领力;通过分层分类培训,健全基层书画网络体系,育才引才双向发力,不断提升浦江书画产业的支撑力;整合场馆资源,集聚书画市场,持续推动浦江书画出海,不断提升浦江书画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创意经济,发展书画研学产业,融合马良文化IP,不断提升浦江书画产业的带动力;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壮大市场主体,配强发展要素保障,不断提升浦江书画产业的保障力,力争到‘十五五’期末建成全国知名的书画写生、创作、展览、交易、培训等基地,完善书画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叫响‘浦江画派’。”浦江县委书记胡作滔的这番话铿锵有力,让在场所有人对浦江书画文化和书画产业的传承与发展更有信心。
多场书画展览邀请全民共享盛会
万年浦江——202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设置14个展厅,主展厅位于浦江县仙华文景园书画会展中心一楼,展出将持续至2025年1月15日。
万年浦江——202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作品征稿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得到全国各地美术家积极响应。经专家初评、复评严格甄选,历时4个多月,最终从全国5729件投稿中评选出191件作品展出。
此次展览展出作品主题鲜明、制作精良,题材多元、技法多样,全面反映全国各地风土人情,艺术呈现祖国山河崭新风貌。艺术家们的创作贴近生活、扎根人民,以饱满激情绘制当下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宏伟篇章,全面反映新时代各地域、各民族对文化自信的追求,体现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和担当精神。
万年浦江——202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的举办,不仅对提升浦江文化艺术底蕴、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浦江打造文化品牌、提升知名度影响力也提供了宝贵契机和重要平台。
记者了解到,与万年浦江——202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同期开展的,还有“我写我心——陈加元自作诗书法展”“画乡新韵——当代山水画名家邀请展”“金华市第三届正书展和金华书画院专职画师作品展”等多个展览。
在浦阳街道东山艺术馆,“高山流水 情志合璧——芮顺淦、金良吉书画作品展”正在展出。芮顺淦、金良吉两位创作者深耕书画领域数十年,对于美和艺术见解独到,展陈作品多用简洁的线条表达审美意趣。
其中,芮顺淦的画作巧妙融合西方艺术技艺与东方文化写意,以概括抽象的线条勾勒人物,用酣畅大胆的水墨描绘山河,意境深远;金良吉擅长以草书入画,其笔下兰叶竹枝或枯笔淡墨、舒朗素雅,或浓墨绵密、遒劲傲然,尽显动态之美。
在民主北路的一点墨香艺术空间内,展出山水、花鸟、人物等作品52幅,这场“走遍浦江乡土情——吾社写生作品展”的展陈作品均为浦江本土书画家创作。
策展人张金地告诉记者:“这次展览的山水画作与现实接轨,不懂艺术的普通人也能产生共鸣。”他说,书画不仅要体现艺术功能,还要展现社会功能,以浦江乡村为题材进行创作,可以看见乡村的历史变迁,记录乡愁,同时也能让更多人了解浦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起到传承和宣传作用。
在距离一点墨香艺术空间不远处的浦江博物馆,“非遗世界里的浪花——瓷书艺展”正在展出,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技艺和中国书法都是同批次被列入世界非遗代表名录,它们就像浪花闪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洋里。
在展厅观展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我路过这里,看到有展就进来了。浦江每年都举办书画展,别人说起浦江都知道这里是‘书画之乡’,文化底蕴深厚。现在浦江有很多书画文化展馆,随便走进一家就能看展,已成为浦江人的日常。”
业内专家学者盛赞“诗画浦江”
在开幕当天,中国书画界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爱好者道出了其中缘由。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锋辉是从浦江走出去的书画名家之一。他表示,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作为浦江主要的文化项目,推出一批优秀美术作品,推介一批青年美术人才,是当今美术界重要的中国画交流和展示平台,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全国美术界具有很大影响力。
在马锋辉看来,此次展览不仅参与人数多,而且展出作品主题鲜明、感情真挚、风格多元、题材丰富、大胆创新,极大地提升展览质量。“我们期望,今后浦江能继续发挥独特的书画文化优势,充分利用丰厚的书画资源积累,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同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艺委会主任、上海市美协顾问陈琪每年都参加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浦江书画发展非常快也非常好,影响力很大,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要继续举办下去。”他说,要让更多艺术家向往浦江、来到浦江,在这里开展创作和交流,这对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以及提升浦江在全国的影响力有非常好的作用。
“浦江已把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打造成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不仅在浦江当地,在全省、全国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陈琳认为,浦江书画文化享誉全国,与浦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希望未来浦江能把这个品牌打造得更好,不仅要打响成为全国性的文化品牌,还要努力打造成世界级文化品牌。”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学院学术院院长吴重生说:“随着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深入人心,浦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走进千家万户,走向全国,甚至影响海外。”浙商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民革天津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方大开同样表示,浦江每年举办全国性书画展,是一种持续性的文化滋润。
“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对浦江打造文化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展览举办10余年,吸引众多书画创作者和爱好者参与,引发社会各界对书画艺术的广泛关注。”原金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芮顺淦认为,浦江民间书画场馆因此蓬勃发展,书画经营与收藏市场日益繁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已成为浦江一张亮丽的金名片。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