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浦江   正文

打造农业用水权改革的“浦江样板”

2025-01-24 17:52:38

来源: 无

作者: 刘小刚

完成水权确权登记,颁发全省首本农业用水权证,交易全省首笔农业用水权……成为浙江首个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以来,浦江县步步为营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优化水资源配置,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水动力,努力打造农业用水权改革的“浦江样板”。

荣登全国试点名单

去年4月,浦江县成为浙江首个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通济桥水库灌区承担试点任务。

浦江能荣登这份名单,源自前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奠定的坚实基础。

作为典型的江南丘陵盆地县,受地形条件影响,浦江水源多、渠系复杂,农田用水很难做到全源头控制与计量。2016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以来,当地通过完善用水管理制度、新建量水设施等举措,破解农业节水用水方面存在的堵点,建立起丘陵盆地地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浦江模式”。2018—2023年,连续6年获评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考核优秀县。

通济桥水库灌区是浦江县农业节水的标杆,也是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典型。据了解,该灌区是重点中型灌区,占全县总人口66%、耕地总面积48.3%。从90年代起,灌区就在节水上大做文章。1990—1992年,完成灌区渠道扩建加固工程;2005—2008年,实施浙江省“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2009—2010年,建设第一期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项目……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通济桥水库灌区纵深推进节水工作,先后投资2866万元完成第二期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投资1.241亿元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成为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灌区,2023年6月入选水利部第二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名单。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效,体现在灌区农户的行动上。“现在村民灌溉农田时不再大水漫灌,牢固树立起节水意识。”位于通济桥水库灌区的黄宅镇横山村相关负责人说。

全面完成确权发证

随着一系列节水工程的开展以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纵深推进,通济桥水库灌区高效利用水资源,通济桥水库的优质灌溉用水指标出现富余。

据了解,通济桥水库是浦江最大水库,水质常年维持在二类以上,每年3485.88万立方米灌溉用水许可量中,结余近1000万立方米。

一边是灌溉指标用不完,一边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领域缺水。据介绍,浙江是中度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浦江则低于全省,像通济桥水库这样的优质水尤为缺乏。

让通济桥水库的水得以优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农业水权改革面临的课题。

如何破题?通济桥水库灌区以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为契机,采取了一系列硬核措施。

一方面,开展农业用水确权发证。据了解,通济桥水库灌区综合考虑灌溉面积、种植结构等因素,将农业用水权分配确权到灌区110个村集体,并通过全国水权交易系统生成统一的用水权属凭证,推动水资源向“水资产”转变。“有了用水权证后,我们村依法享有水资源使用和转让余量灌溉用水的权利,用不完的水可以卖钱,村民们的节水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浦南街道金星村村委会副主任于军胜说。

另一方面,完善用水计量设施,形成“骨干与田间分界、重要水源首部、用水大户全覆盖”灌区计量体系,精准掌握灌区各村灌溉用水。目前,灌区行政村实现农业用水计量全覆盖。

此外,制定出台《浦江县农业用水权分配管理办法》(试行)、《浦江县农业用水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浦江县农业用水权交易监管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农业用水权分配、交易、监管体制机制,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为后续农业用水权交易筑牢保障。

统筹推进水权交易

2024年灌溉期结束后,通济桥水库灌区对当年农业灌溉用水结余量进行了核算。同年11月底,浦阳江流域管理中心从该灌区农业灌溉用水结余较多的91个村、社区,以每立方米0.05元的价格回购农业灌溉用水权1000万立方米。

通济水厂恰好有用水需求。于是以每立方米0.07元的价格,从浦阳江流域管理中心购买农业用水权500万立方米,用途为生活用水。

据了解,通济水厂从通济桥水库取水,每年取水许可量为2918万立方米,为浦江、义乌两地提供城乡用水。近年来,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提速,用水需求递增。

“去年,通济水厂取水量已达许可量上限,正谋划扩建,这次购得500万立方米水后,扩建项目有了保障。”浦江县城乡自来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玉峰说,该水厂扩建后将新增日供水能力9万吨,更好服务浦江、义乌两地发展。

此次交易,是浙江首笔农业用水权交易,让通济桥水库的优质水真正得以优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标志着浦江农业用水权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

改革还在路上。下阶段,浦江县将深化推行用水权交易制度,深挖农业节水潜力,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进一步缓解区域性水资源供需矛盾,努力为南方丰水地区建立健全农业用水权交易市场、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样板。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