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3 06:35:04
来源: 无
点击图片 观看《二十分可乐》第7集
金华方言类节目《二十分可乐》中“花花”的扮演者章晓华,现如今是金华市婺城区戏曲家协会主席、婺城区文化馆副馆长。她从小在文化馆宿舍长大,周围住着舞蹈老师、声乐老师、绘画老师等,在耳濡目染之下走上了演艺道路。
2000年,章晓华报名参加金华电视台主办的《心动2000》节目。2005年,《二十分可乐》筹拍之时,导演组根据章晓华留下的资料找到了她,认为她很适合出演剧中的保姆“花花”。
剧中六个角色,在章晓华看来,除她之外,其他演员均有科班背景,演出经验丰富,有的更是业内翘楚,而自己几乎从未面对过镜头。刚开始,她甚至不知道如何背台词,“拍摄时,从台词到肢体语言,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指导,我当时说的汤溪话,都是肖家林老师还有摄像老师现场教学,他们很耐心,一句一句教”。
章晓华(前排左一)
在导演和其他演员的带动指导下,章晓华渐渐找到了表演的感觉,以富有生活化的演技,将“花花”这一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在她参与拍摄《二十分可乐》的过程中,除了和其他演员如家人般相处,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在横店拍摄,因为剧情需要,她要吊威亚。“那时候胆子小,没有挑战成功,这也成了我至今都觉得遗憾的片段。”
随着剧目的不断推进,“花花”这一角色深入人心,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直到现在,章晓华下乡,不需要做任何自我介绍,便有村民热情地上来打招呼:“你是花花,我认识你。”
金华道情又称“唱新闻”“渔鼓”“说古文”“劝世文”,历史悠久,表演形式为一人采用当地方音,怀抱渔鼓,手持简板,自行伴奏说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金华家喻户晓。“唱道情也要从娃娃抓起。”章晓华进入小学校园推广道情已有10余年。从讲故事开始,培养少儿的道情表演基础和兴趣。最让她高兴的是这些学生对道情的喜爱和坚持,以及他们从中获得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分析能力。“他们收获越多,道情的青春力量就越多,传承发展就有好势头。”
章晓华创作与编排的金华道情《田鸡飞上天》,结合“五水共治”等主题,运用“金华道情”独特地域特色的表演形式,演绎了一只青蛙和两只大雁之间的故事。该节目曾获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三等奖、新苗奖,第16届上海国际文化艺术节金奖、浙江省“群星奖”。她还创排《田鸡卖塘》,用金华方言唱响乡村振兴曲,宣传垃圾分类,助力文明金华建设。该作品在2019年浙江省曲艺新作大赛中获得银奖。章晓华认为,只有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才能最大程度吸引大家的关注。
2021年底,章晓华作为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来到温宿,担任该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化科副科长。深厚的艺术创作素养和表演功底,让她在组织歌舞、小品、朗诵、合唱等表演节目和文化活动策划指导时很有底气。她穿行在各群众艺术巡演节目中,对每个节目的演练细节边观看边揣摩,并提出意见建议。还多次邀请金华艺术人才到温宿开办歌舞、戏曲表演培训班,为当地文化演出人员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
新一年,章晓华继续奔走于乡间,采风、创作、编排,参与到传承金华曲艺的年轻队伍中,还积极搭建各类基层文艺队伍展示平台,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讲好金华故事。
说起新年愿望,章晓华希望金华市民能够通过金彩云客户端观看“金彩短剧·精彩金华”之《二十分可乐》怀旧专场,她笑着说:“希望市民朋友在春节期间,重新观看《二十分可乐》的精彩时刻,让我们这些熟悉的脸庞,伴随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的春节假期。”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