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7 11:11:03
来源: 无
李渔自诩身怀两门绝技:“一则辨审音乐,一则置造园亭。”1666年,李渔赴京游历,在城南韩家潭构筑京师芥子园作为“京邸自署”,开启了园林营造和戏剧演艺事业。清麟庆著《鸿雪因缘图记》中称“王侯邸第连云,竞侈缔造,争延翁为座上客,以叠石名于时”。1669年,素有“园中之王”美称的金陵芥子园落成,为中国园林史上最小且最经典的园林之一,时任礼部尚书龚鼎孳题赠门额,被誉为金陵名园扛鼎之作。
芥子园是李渔建筑园艺的代表作,在中国园林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李渔在芥子园开设书坊、著书立说、刊刻图籍、编剧度曲,完成了《十种曲》《一家言》《资治新书》《闲情偶寄》等众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经典名作,由李渔论定芥子园出版的“四大奇书”,奠定了当今四大名著的基础。
芥子园书坊以纸墨精良、镌刻精细、装帧精美、注重设计而著称,是享誉至今的著名品牌,行销全球的百年老店,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其重要代表作《芥子园画传》“上穷历代,近辑名流,汇诸家所长”,是我国古代版本最多、印数最大、影响最巨的画谱,是古代彩色套印技术的典范,堪称我国古代画谱的巅峰之作(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语)。在中国画坛上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孕育名家无数,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林风眠、郭沫若、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刘文西等都是热爱《芥子园画传》的巨匠。它不仅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部“不可磨灭之奇书”,它的产生和流传还影响了世界美术的潮流,在世界美术史中亦有重要地位。
《芥子园画传》又名《芥子园画谱》,被称为“符号的字典”,不仅是国画教科书、艺术启蒙书,还是中华文化的图像宝典。它图文并茂、技艺结合,雅俗共赏,纳尽生活情趣和美学,引领我们打开生活美学的大门,它在印刷史、版画史、绘画史、出版史、美术教育史、人类文化史、中日文化交流史、世界艺术史以及在图形学、造型学、符号学、构图学、中国视觉艺术学、民族艺术造型语言学等领域中均有重要位置,有“美学圣殿”和“艺术之源”之美誉,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86年,家乡人民为了纪念李渔,在兰溪横山东麓兴建了兰溪芥子园,设计承袭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处处体现了李渔的美学思想。曾受过《芥子园画传》滋养的方增先、赵无极、吴奇峰、曾宓、李庚、马锋辉等众多著名艺术家也先后慕名而来,把这里视为诗画的圣地。
如今,充满诗情画意的兰溪芥子园已成为弘扬李渔文化、赓续历史文脉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2022年,为了响应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号召,兰溪乡贤在上海市成立虹桥芥子园,园区以国家立项的上海绿色工程基地为依托,首期规划面积约500亩。虹桥芥子园将通过“文化铸魂,品牌赋能”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文化高地,艺术重地,双创宝地,休闲胜地”进行规划设计。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象征的芥子园,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把它传承好,在未来的日子里,让它越发璀璨夺目。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