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浦江   正文

非遗新生代 萌娃硬核接棒

2025-02-08 12:30:23

来源: 无

作者: 杨洁 叶赛丽 朱喆昕

夜幕降临,在浦江县黄宅镇朱宅村篮球场,一群腰扎红系带的“小龙人”抬着精巧别致的迷你版龙灯齐聚于此,等待着龙灯活动的开始。

随着锣鼓声渐起,仪仗队开道引路,挂着写有“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红布的龙灯头出现在篮球场,“小龙人”们迎过去接上自己的灯板,不多时,一条灵动的迷你龙在篮球场上蜿蜒游动。

去年年底,浦江板凳龙作为“春节”组成部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增进孩子们对浦江板凳龙的了解激发他们参与龙灯的热情,朱宅村村民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批迷你板凳龙制作材料,邀请全村的孩子参与组建娃娃龙灯队。

今天是我迎龙灯的第三天,我要迎满五天,虽然累,但是我要坚持到迎完。今年上中班的朱翊皓是娃娃龙灯队的一员,他扛着的板凳龙上画着他最喜爱的孙悟空和哪吒形象,据介绍,板凳龙从编制骨架、糊纸裱糊,再到最后的绘画装饰均由他家里人亲手制作。

朱宅村的迎龙灯活动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二。活动首日,参与人数仅有 45 人,到了第二天,消息传开,附近的孩子们参与热情高涨,参与人数一下子飙升至将近 70 人,不少住在城区的孩子每天专门赶回来“上班”。“我们村每年都会迎龙灯,往年都是大人参与,今年是专门为小孩子组织的,因为他们现在很多都没有绕灯的概念,希望能通过亲身参与,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个传统习俗。”朱宅村村民朱科秀说。

与以往的龙灯不同,今年朱宅村的龙灯在制作和人员安排上进行了创新。在制作工艺上,摒弃了传统的用板凳腿衔接的方式,改用红绳连接每一节板凳;在人员安排方面,特意将十岁以下的儿童安排在龙身部位,十岁以上的大孩子负责灯头和灯尾,并且每隔 5 节专门安排一位大人进行看护,全方位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村民朱金灿说:“通过用绳子串联和安排大人看护,希望让小孩子能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参与进来开心一下。”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