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11:57:09
来源: 无
地点:金东区澧浦镇蒲塘村
迎灯时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
澧浦镇蒲塘村龙灯的龙头是按照蒲塘村王氏祠堂造型设计的,四角飞檐翘起,红墙、红柱、黄瓦彩画。灯头顶上还挂了红红绿绿的绒球,高低错落,给大气的古典造型又增添了几分生动。正中央的牌匾上,“保障一方”几个字格外耀眼。
板凳龙上安装一前一后两盏灯,不同于其他村如大红枣一般的鲜艳红灯,蒲塘的灯是白色的。这是村民们为了纪念先祖而特制的,因此也被称为“孝灯”。
蒲塘村迎灯头最早可追溯到800多年前。在最红火的年代,最多有300节,颇为壮观。
地点:金东区澧浦镇澧浦村
迎灯时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
澧浦龙灯 潘慧/摄
澧浦村的龙灯,灯头是一座迷你的木雕庙宇。灯头正面是4根盘着金龙的红柱,打开两扇雕花木门,里面坐的正是胡公。连接电子光烛,侧面还透出两名胡公夫人的画像。
澧浦村龙灯迎起来不光好看,还好听。灯头四面都挂着金色小铃铛,只要听到“叮当叮当”的声音,就知道是灯头来了。走到龙尾则能听到金属撞击的声音“嚓”,那是一把金色三叉戟,下面连着两个镲,每次龙尾落地都能发出声响。澧浦村龙灯最好看的是拔灯,龙尾变龙头,队员们反向跑起来,一向稳重优雅的灯头也不得不“丁零当啷”狂奔,甚是有趣。
独树一帜的精彩:迎珠灯
地点:义乌市上溪镇沈宅村
迎灯时间:正月十五
沈宅村沈姓后裔闹元宵时,有着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精彩:迎珠灯。
相传,沈姓后裔的图腾是麒麟。麒麟属火,龙属水,水火不相容,故沈姓迎珠灯,不迎龙灯。珠灯分大小灯头,小灯头前后两颗珠形彩灯,画有八洞神仙和宝器,用于接板桥灯。大灯头共三盏,分头盏、二盏、末盏,分别画上各种画。
每到迎珠灯时,灯头前,有彩旗50多面和开路牌、八宝仪仗等宝器,十分威武。
地点:浦江县浦阳街道同乐村
迎灯时间:正月十五
水浒108将龙灯 张浩钺/摄
浦江板凳龙以凳板串联而成,因龙头及凳板上的灯彩造型不同,叫法各异。根据龙头的造型取名,有仰天龙、俯地龙、开口龙、闭口龙等;根据凳板上的灯彩造型取名,有方灯、酒坛灯、龙殿灯、字灯、花篮灯、人物灯等。
在浦江县浦阳街道的同乐村,就有以《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为主体的人物灯。2009年,同乐村村民根据《水浒传》中的梁山泊108将,用木头雕成108个各不相同的人偶,架构成“龙身”,龙灯整体拼接完成后共有120节,长达500多米,每个人偶大约“身高”75厘米、神情逼真生动。
舞龙队伍出场时,会依次抬出财神、老寿星、八仙以及《水浒传》108名好汉形象的龙灯,走村串巷时非常壮观。
据介绍,同乐村将在正月十五举办迎灯活动,今年的水浒108将龙灯队伍前,还会有24名女孩举旗开路。
地点:浦江县白马镇旌坞村
迎灯时间: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
三龙齐舞 浦江文旅供图
一般的龙灯队为一条龙,而旌坞村不一样,这里有三龙齐舞。被叫作喜龙、钱龙、宝龙的三条板凳龙飞旋于村戏台前广场上,看起来气势万千,蔚为壮观。
据悉,旌坞村迎灯文化始于明弘治九年(1496),相传因祖辈是三兄弟,所以造就了这三条板凳龙,有吉祥如意、平安喜乐等美好寓意。板凳龙的龙头昂首挺立,龙身由方正典雅的方灯组成,该灯造型美观大方,以竹篾、木板、布为材料,远近观之都像花盆。灯四周的装饰也五花八门,有的绘四季花卉,有的绘戏曲人物,有的书写吉祥语,表达了村民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美好向往。
今年,从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旌坞村中都有迎灯活动。
地点:武义县履坦镇叶长埠村
迎灯时间:正月十四至十七
履坦镇叶长埠村位于武义江畔,是历史上有名的货运船埠头(码头),因为临江聚居,过去易遭洪涝灾害。为了祈求风调雨顺,这里有一条特别的水上龙灯。
村中老人曾听长辈讲述,过去就有依靠竹筏迎龙灯的传统。今年叶长埠村的龙灯约180米长,先在村中游龙,等到天黑,再将龙灯转移至武义江上。水上龙灯的龙头由木船牵引,龙身由竹筏承载,游龙随着水波而动,炫目的龙灯与波光水影交相辉映,在山水间格外耀眼。
今年的正月十四至正月十七可欣赏到此番美景。
地点:磐安县尚湖镇倪董村
迎灯时间:正月十四、正月十五(下雨顺延)
金娥红龙 倪董村供图
据倪董村村史记载,倪董舞龙开始于明朝成化年间,被叫作“金娥红龙”或“金娥老龙”。龙身由62—68个竹篾圈组成,通过红绳连接,外用红纸作龙鳞,内以蜡烛照亮龙身,随着锣鼓声响起,红龙翻腾,盘旋狂舞,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过去的传统为正月十四起灯,正月十六结束,鼎盛时期村中有两条龙,家中户主迎大龙,年轻小伙迎小龙。
今年倪董村的龙灯共有45桥。金娥红龙每桥长度1.5米左右,需两人举着手棒参与舞龙。舞龙对技巧的要求比较高,参与者需要跟着龙珠,配合摆动,往上举时高度要到位,并顺位慢慢下落,比较吃力,要随时换人顶上。由于是纸龙,倘若遇到雨天,就需要延迟举行。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