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0 15:23:54
来源: 无
古人出远门要带一包家乡的泥土。玄一点的说法是,家乡的土辟邪保平安;科学的解释是,睹物思人,可以帮助旅人排解思乡的愁苦,心怀舒畅自然一好百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了“泥浆水”这个药方,吃土能解水土不服,有益肠胃。
其实现代人出远门已经甚少带家乡的泥土,我觉着如果离乡打拼,倒不妨去老家的山头找一块石头。
有的人把这种石头称为靠山石。从古至今,一般人们把摆放在座位后方或者院子背向方向的石头叫作“靠山石”。讲究点的做法还会专程去恒山采石,因为北岳恒山是中原的靠山,中国人居家坐北朝南,靠的就是北岳。
我在婚后就把爱人的家乡浦江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而浦江的美石资源实在丰富。有时我甚至想,到底是怎样的地壳运动,能让这个小小的依山傍水的县城,产出各色美石。浦江县盘点过它的自然资源,石灰石、萤石、钾长石、石煤、磷矿石、凝灰岩、磁铁矿还有铜矿,这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矿石资源,而我有机会从当地的玩石藏家处了解到浦江产出很多美石:玛瑙原石、木化石、黄蜡石、水冲石……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浦江的战国红玛瑙,这可是认证过的,跟辽宁北票、河北宣化等出产地齐名。正式的官方介绍为,根据矿口所在地,称之为浦江战国红玛瑙。而且浦江为了保护矿脉,禁止开采,这些美丽的战国红玛瑙大多静静地躺在仙华山里,有一种馈赠子孙的意味。
战国红玛瑙一般适合做挂件、手把件。如果需要找略大的原石以作条案清供的,则一般可以去溪滩看看,有可能一块不起眼的顽石就是几千年前的松木入水化成。关于这种石头,百度还专门有一个词条叫:金华松石。我得的那块原石就是本着要不透不露,石面要平一点的原则,从浦江当地溪滩所获。
金华松石的分布状态有两种,一类藏于当地河流滩地上,石上纹理、年轮明显,有玛瑙色、灰褐色、红黄色或似五彩石等;一种则蕴存在山上,呈黑色或黄白色,多受岩石挤压,往往跟其他岩石粘连融合在一起。我的猜测也和地质发展规律相符,金华一带历史上由于火山和地壳运动,有大片森林被厚厚的泥沙所埋没,木质纤维组织被二氧化硅所替代或充填,树木逐渐硅化,而形成石头。
有时我会细细端详它,有一面好似斧头劈过,非常平整,木质年轮倒不是很看得出,唯石头色泽红黄色,石质紧密,摆在书房书案后,稳重踏实,颇具气象。有一日,杭州观赏石协会的藏家来做客,看到了这块“靠山石”,告诉我这是一块木化石。我这才把这块顽石和金华松石联系在了一起。
而通过这块松石我也间接和两位古人有了灵魂交往。宋人杜绾曾作《云林石谱》,其中提到松化石:“唐陆龟蒙得石枕、琴荐,因作《二遗诗》,序中言东阳、永康一路,松老皆化为石……大者径三二尺,尚存松节脂脉纹。土人运而为坐具,至有小如拳者,亦堪置几案间。”文中的陆龟蒙与皮日休为文友,世称“皮陆”。他应该是游历过金华一带的。他有诗云:东阳多名山,金华为最大。其间绕松石,往往化为石。从上述文献资料来看,陆诗人赏石、爱石,也还有过一定的研究。我对他曾说过的话深信不疑:松木入水历一千年则化为石。我凝视着这块被我奉为条案嘉宾的松石,仿佛看到一位衣衫飘逸的古人,不顾鞋袜湿透,跋涉在溪滩上,他也曾弯腰端详审视过我的这块松石。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