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微光 | 金华学子短片《清白之年》全网出圈,引发青春共鸣

2025-02-12 09:49:26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蔡文洁

两年前,吴瑞祺在金华外国语学校读书的时候,他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上北京电影学院;也不会想到,自己青春时期的回忆,有一天会演变成一部短片;更不会想到,自己拍摄的短片,让他拿到了年级最高分,并且在网站上播放量近百万,引发不少网友共鸣。

从一个点子到一部片子

他花了242天


吴瑞祺拍摄的这部短片,名叫《清白之年》,是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大一下学期导演创作基础影像人物的作业。

这部短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青春与暗恋的动人故事。以女主搬家为背景,通过偶然发现书架上尘封已久的U盘,高中时代的回忆涌上心头……勾勒出女主情感和青春回忆。短片在北京拍摄,不少空镜头画面则取景于金华外国语学校,吴瑞祺将个人的青春经历融入作品,为片子增添了更多的情感深度。

这部短片时长虽然只有18分46秒,但从构思到写剧本再到拍摄剪辑,吴瑞祺花了242天。“2024年2月份开始,我突然有了创作灵感,想以自己高中时代偷偷拷贝一个十佳歌手视频的故事为切入点创作剧本,拍摄一部短剧。”吴瑞祺说,光是剧本,自己就改了十几版,花了大约两个月。

此后一学期,吴瑞祺几乎把所有时间扑在创作上。他看了很多青春片,取长补短,最多时一个月看了近50部。每当在剧作上或者分镜上遇到瓶颈的时候,他就找同学、朋友聊天,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在交谈中获得启发。

2024年5月25日,是正式开始拍摄的日子。“我们一共拍了3天,中间遇到很多困难和突发情况,却意外造就了最精彩的镜头。”吴瑞祺说,他们筹备过程中拍摄人员不断调动,原定教室场景在开机前两个小时被通知无法使用,被迫换到完全陌生的场景,拍摄计划不得不改动,在运输器材的过程中还遇到了暴雨。“拍摄计划改动后,我们阴差阳错地将重场戏延期后一天,和前一日的暴雨不同,那一天阳光灿烂,女主角坐在教室内,窗外风吹绿叶,达到了最好的光影拍摄效果。”

“过程虽曲折,可每一天当我们按下开机键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出过意外,三天完成了130多镜。”杀青后第二天,当摄影把配上配乐的一版混剪素材发给吴瑞祺,已经是凌晨。他初看时泪流满面,“这应该是每一个导演最幸福的时刻”。

暑假期间,吴瑞祺回到母校金华外国语学校,从清晨五点半开始拍摄空镜头,一直拍到晚上六点多,拍了200多条。随后,他将这些空镜头加入片中,正式开始剪辑。2024年10月16日,片子后期制作完毕。交作业后,两门课的专业老师分别给出了满分和93分的高分,还将吴瑞祺的片子拿到别的班级去播放学习并评价:整部片子非常巧妙,把人物形象立起来了。

自学考上北电

第一次做编剧、导演和剪辑


其实在高二之前,吴瑞祺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选择电影行业。按照父母的计划,他应该读法学或汉语言文学。

“高中时,我参与了很多学校的策展类活动,还参加了话剧表演,觉得自己更适合文学创作。”当吴瑞祺看完毛姆的《刀锋》后,触动很大,认为人的价值即情感与艺术、热爱和创造,也更加坚定了艺术创作的想法。

当吴瑞祺把想法告知父母时,遭到了反对。之后,他开始积极动笔写文章,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给杂志社投稿,结果获得了不少一等奖。在保持文化课成绩的同时,父母慢慢不再反对儿子的选择。

起初,吴瑞祺最大的愿望是考文学系和导演系,但这些都需要提前两三年报考机构学习相关知识。留给吴瑞祺的时间,只有半年不到。“我去杭州一些机构看过,觉得不适合自己,便报了一些网上课程开始自学。”学习一段时间后,吴瑞祺去考北京电影学院的制片专业,这个专业对于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最终,他顺利通过专业课考试,并以627分的高考成绩成功考入理想学校。

虽然读的是电影学院,但制片专业属于管理系,所上的课程是与电影经济学、统计学、产业概论等商科有关的课程。整个大一上学期,吴瑞祺感觉和电影艺术几乎处于一个剥离的状态,也曾感到迷茫。

到了下学期,学院开设了电影创作相关课程,有需要自己执导拍片的作业。“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自己考北电的初衷,觉得自己还是想搞创作,便决定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一部片中。”对于制片专业的学生,这是为数不多做导演的机会。吴瑞祺也在这次机会上下了赌注:如果事实证明自己没有导演的才华,就放下创作的欲望,一心投入到商科学习中。

“这是我第一次做编剧、导演和剪辑,短片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甚至有穿帮镜头,希望大家多多包涵。”这是吴瑞祺在短片下的介绍。让他没想到,大部分网友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大家讨论的不是片子内容本身,而是通过这个片子引发的回忆或思考:“导演一定细腻又丰盈,内敛又炽热。”

“窗边那段太有青春的感觉了,风声也好有代入感,记忆一下被拉回了盛夏的高中。”

“青春时代的情感真的生动又青涩,专场和氛围都烘托得超棒!”

网友和老师同学的肯定给了吴瑞祺很大的信心。“我享受整个创作的过程,它带给我痛苦的同时,也带给我快乐和成就感。”吴瑞祺说,去年他还拍了一部纪录片,记录了自己曾在东苑小学的航模带队老师吴震。今年,他打算再拍一部以金华外国语学校为主的短片,融入更多金华元素。“我想在未来的创作中,家乡一定是我离不开的一块地方,毕竟我大学之前的所有经历都在这里。”

高中毕业前,老师让大家在卡片上写下一句话,留给十年后的自己。吴瑞祺写的是:“你到底成为了商人还是艺术家?”站在人生新阶段的路口,希望未来吴瑞祺能创作出更多的电影故事,继续打动我们的心弦。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