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健康   正文

运动别过度,小心肌肉会“溶化”!

2025-02-13 07:02:05

来源: 金华市中心医院

作者: 通讯员 万书言

每逢佳节胖三斤,

假期过后,健身又将迎来“小热潮”,

此刻的你是否摩拳擦掌、暗下决心:

要运动!减脂!塑形!

但要注意!

不少人会因为运动过量

出现肌无力、酱油尿等

横纹肌溶解症的典型症状。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是横纹肌(骨骼肌)因过度损伤破裂,释放大量肌红蛋白、电解质等物质进入血液,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症的诱因有哪些?



运动过度


数据表明,无氧运动更容易导致发病。例如,仰卧起坐、蹲起、俯卧撑、大量跑步等。

图片



外伤


车祸、工伤、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意外事件,导致大量肌肉组织创伤受损或肌肉长时间受压,导致横纹肌溶解。


毒物


有机磷农药、重金属、蛇毒等毒物中毒也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


药物


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肌肉细胞破坏,包括降脂药(他汀类药物常见)、部分抗生素等。


相关疾病


癫痫发作、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减退、遗传性疾病、感染(病毒或细菌)等。








横纹肌溶解症常见症状有哪些?


肌肉疼痛、肿胀,并可能存在红色尿(有时呈现酱油色、浓茶色)。

严重患者可能还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无尿等情况。

除了血尿、肌肉酸痛外,横纹肌溶解症还可能出现发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不典型的症状。


如何预防横纹肌溶解症?


1.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运动前应做好热身运动,准备活动持续 5 ~ 10分钟,让心肺和肌肉准备好。

2.注意天气环境因素对运动的影响,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进行大运动量锻炼。

3.运动过程中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电解质

5.身体不适尽量不要运动。腹泻、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会增加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风险。

6. 服用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的药物时,需定期做血清肌酶学检查,不能随意增加剂量,联合用药宜谨慎。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