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微光丨厉害了!广东话、东北话无缝切换!永康这名保安,会说十几种方言

2025-02-14 07:03:02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何思涵

2月12日下午,在永康市区康廷大酒店门口,身着制服的保安饶品高正俯身提醒客人停车的位置,脱口而出的永康话让客人惊讶抬头:“你是永康本地人吗?永康话说这么好。这样的对话场景,对饶品高而言,早已是寻常。外出打工多年,这名能说云贵川、两广、河南话等十余种方言的江西汉子把自己修炼成了“语言活地图”,在酒店岗亭的方寸之间,搭建起五湖四海的乡音驿站。

十几岁外出打工
永康保安有自己的“语言江湖”

今年48岁的饶品高来自江西上饶,十几岁就外出打工,如今已在永康待了五六年时间,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永康话,还有一项“绝活”——会说东北话、广东话等十余种方言。

饶品高的语言天赋早在上学时期便已萌芽。“我从小就对语言感兴趣,听到别人说我不会的方言,我就喜欢模仿他们的声调。”外出打工后,这项语言技能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先去当地的农村或者菜市场,和别人聊天,讲价,一下子就能熟悉最地道的语言环境。”18岁时,在四川打工的饶品高学会的第一门外地方言就是四川话。他最爱去住所附近的菜市场闲逛,在红红绿绿的摊位间穿梭,遇到本地菜贩就上前交流。“莴尖尖嫩得掐出水!一来二去间,堆满果蔬的菜市场成为了他专属的“语言私教

离开四川后,饶品高又去了广东,在这里,更多来自天南海北的工友组成了他的“语言江湖”。“云贵川的菜贩子说话像唱歌,广州老板谈价钱像放连珠炮,湖南阿姨砍价能编成顺口溜。多年在外游历,老饶凭借着自己的语言天赋和理解能力,摸索出了一套“方言学习法”——重点掌握数字发音规律,再通过高频交流巩固。“先从数字一到十的念法开始学,然后去小摊上和人讨价还价,能更快上手一门语言。”正是这份与生俱来的敏感,让他在务工生涯中将语言天赋淬炼成独特技能。每去一个城市打工,基本三个月下来,敢开口、敢交流的饶品高就能大致掌握当地方言。


“我觉得这些语言里,广东话比较好学,腔调很欢快,数字发音特别有韵律。”饶品高说着,又即兴切换成“广普腔调,给记者来了一串粤语的数字念法。他说自己平时还爱看二人转,所以东北话也说得“挺利索”。电视里的新闻、影视剧,工友的闲聊乡音,都是他打开更广阔方言世界的钥匙。

身处服务行业
他想用乡音传递更多温暖

如今,饶品高已在永康待了五六年,是康廷大酒店的一名保安,主要工作是负责入场车辆引导、分流。他出色的语言和沟通能力,也为服务接待工作增色不少。

“永康话我肯定会说,音调比较近似一点的义乌话、东阳话也能说。”饶品高有些自豪地表示。有时候,看到外地车牌,他还会专门用该地方言主动和客人主动招呼,比如碰到广东的老板就说“早晨(早上好)”“唔该(谢谢)”等,常会因此和客人攀谈起来。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饶品高的语言学习阵地也从社会扩展到了短视频平台。在他的手机里,贵州山歌、黎语问候等语言类视频总是交错排列。最近,他又利用碎片化时间学起了闽南语和日语入门,每天一回到房间就蜷在案头,跟着手机收藏的各类教学视频手机咿呀发声。

除了学习语音语调外,饶品高还对语言背后的历史十分感兴趣,无论是客家话的起源,还是广东话的分类,他讲起来都头头是道。“其实学语言不完全是模仿,而是要用心观察,举一反三,就能在语言之间发现一些共通的规律。”这种钻研精神早在上学时就显山露水。饶品高还记得,自己上学时的英语成绩就很不错,很爱朗读英语文章,还喜欢听意大利语歌,不同语言的抑扬顿挫就像潘多拉的魔盒,总能刷新着他对远方的想象。

如今,饶品高也会时不时在业余时间给同事们“露一手”,用十几种方言无缝切换,把一件小事讲得妙趣横生。在饶品高看来,他掌握的方言不仅是他过往人生经历的缩影,也带来了诸多温情时刻:以前打工时工友们闹了矛盾,正在气头上,饶品高就笑呵呵地用他们的家乡话进行劝解,几句熨帖的方言比什么都好使;现在碰到来酒店的外地客人,他也常用方言和他们闲聊,一下子就拉近了服务距离。“当年学方言纯粹是兴趣使然,现在我希望能用乡音传递更多温暖。”饶品高笑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