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3 15:54:51
来源: 无
“这几天,大家都来关心我的健康,我感觉挺好的。”2月27日,记者在童高华家中见到了刚结束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他。尽管身体还在恢复中,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欣慰。“很多人对这件事了解不全面,有误解,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大家了解,并积极去参与。”童高华朴实的话语中满是真诚。
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生命“续航”
从2月21日入院,连续5天注射9针动员剂,到最终完成“生命之血”的采集,童高华也经历了身体上的不适,但他始终坚定信念。他说:“现在捐献只需外周血采集,就像献血一样安全。打动员剂会引起肌肉酸痛,但短暂的不适换来他人重获新生的机会,非常值得!”
2月25日,童高华完成了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他躺在床上默默许愿:“希望这名受捐者战胜病魔,早日康复,以后一切顺利。”
童高华成为金东区第3例、金华市第78例、浙江省第116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荣耀的背后,是他多年对公益事业的执着坚守。
回顾捐献的历程,有漫长的等待,有错失的遗憾,有满心的期许,唯独没有一丝犹豫。2020年6月,他在无偿献血时了解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当即决定报名登记、采样入库。2023年,他初次配型成功,却因高分辨配型未能成功而遗憾错过。然而,这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2024年11月,当再次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工作人员反复跟我确定是否充分考虑好,因为中途反悔对患者打击太大。”童高华说,当时他内心非常坚定,甚至希望能够加快进度,让流程更快些,让患者早日脱离病痛。庆幸的是,这次的高分辨配型和后续体检都十分顺利。
公益长跑,初心从未改变
献血这件事,童高华坚持了很多年。从大学时候第一次献血,到如今,他已献血11次,献血总量共计3800毫升。
善良的种子,早在童年就已种下。童高华说,父母的善良是他成长路上最温暖的指引。小时候,父母总是热心帮助邻居,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氛围,深深印在他心里,让“希望看到别人好”成为他一生的信念。
大学时,他和同学一起加入兰溪市青年联合会,多次参加助老活动,为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晒被;高中时,得知汶川地震,他毫不犹豫拿出零花钱捐款;工作后,除了单位发起的慈善一日捐,遇到自然灾害、群众困难等,他都会主动捐款。
2021年7月,得知同学1岁大的孩子因心律失常在重症监护室抢救,费用高昂,他主动捐款并积极发动同学群一起捐款,最终该同学通过“轻松筹”筹集捐款2.91万元。此后,他一直关注孩子的情况,直到孩子康复出院。
抗疫期间,童高华先后两次进入隔离区长期工作,负责物资采购、信息传递、问题解决等。“只要组织需要,我随时上!”提到那段经历,他坚定地说。
传递爱心,成为一道“温暖的光”
在工作中,童高华的善良和担当同样闪耀。童高华是金东区政协机关的一名90后党员干部。得知捐献时间错开了区“两会”时间,他松了口气:“刚好可以完成‘两会’服务保障工作,在医院躺着也安心些。”同事商夏晶说:“高华工作特别负责,还很会为别人着想。工作再多再忙,他都不抱怨。同事家里有事要换班,他都是二话不说就同意。”
2022年5月,金义新区东片城中村改造征迁工作启动,童高华被抽调支援一线。通勤时间从20分钟变成1个小时,他毫无怨言,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坚守在征迁指挥部。因为工作上努力付出,他也收获了许多荣誉:金东区“新城五创”工作突出贡献个人、金义新区2022年东片城中村改造征迁工作个人嘉奖、2022年度“改革笃行”成绩突出表扬个人等。
“捐献的宣传册上写着‘深思熟虑入库,义无反顾捐献’,我一直都记着这句话。”童高华说,希望更多人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善举中来,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在写给受捐者的信里,童高华深情地说:“我希望能把这一份爱和希望传递给你并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帮助,让善意和爱心在社会上涌动流淌。”
童高华的孩子得知父亲的义举,“逢人就夸我爸爸好伟大”,“作为一名父亲,我更知道为孩子树立榜样的重要性。”童高华说,希望自己的行为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善意,也引领孩子以后能成长为一个充满正能量、乐于助人的人。
近日,童高华的事迹被省市各级媒体广泛报道。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