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财经  >  金融之窗   正文

工行以科技赋能筑牢反诈防线 守护百姓“钱袋子”

2025-03-10 14:58:18

来源: 无

作者:

70岁老人接到自称抖音平台客服电话,来银行网点主动办理三方绑卡支付业务,将434万元定期存款转账到指定账户……

82岁老人不顾5万元利息损失,将80万元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后,连同银行卡中的120万元转到他人账户……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加速,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新变化,AI换脸拟声、共享屏幕、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等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侵害了公众财产安全与人们的合法权益。

“当前,我国传统刑事案件数量持续下降,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迅速增长,已成为当前上升最快、损失最大、人民群众反响最强烈的突出刑事犯罪,占刑事案件发案总量的七成。”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对金融安全造成的冲击和挑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提升反欺诈工作的高效性和精准性,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优化反欺诈技术和策略,筑牢反诈防诈的第一道防线。

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的精准治理,工总行制定了“事前客户分层分级、事中‘千人千面’、事后二次核验”的风险防控策略,有效提升了客户服务质量。

在资金端的智能防控方面,工商银行全力推进企业账户反诈风控体系建设,打造出银行业首个风险信息管理平台——工银“融安e信”大数据风控平台,助力企业筑牢反诈防火墙。

“该平台提供的电诈防控服务以公安机关查获的电信诈骗账号等信息为基础,打造毫秒级、零时差响应的高级别安全工具,对涉案账户的转账汇款交易进行全渠道、实时预警拦截。”该负责人表示,自模型上线以来,“融安e信”在网银、自助终端、ATM等渠道,自动拦截可疑电信诈骗汇款60余万笔,为客户避免损失超百亿元。

在客户端,工商银行创新研发“受害人保护模型”,基于模型的综合能力将预警前移,打破以往客户要发生多笔金融交易后才可能识别被害人的异常行为瓶颈。当预警线索出现后,自动对接智能决策引擎反诈平台,触发一体化防控措施。

在业内人士看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在这场“AI对AI”的博弈中,唯有不断深化智能技术应用,才能在变局中掌握先机。

“虽然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犯罪手法变异迭代快,攻防对抗升级加剧。”近年来,诈骗集团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AI智能、共享屏幕、远程操控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更新升级犯罪作案手段。

“接下来,银行还需要加强对账户异常情况的检测,同时要持续优化反诈模型,加强对AI换脸、信息异地登录等新型诈骗手段的识别。”工行安全保卫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行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做好精准防控,践行大行担当,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百姓钱袋子。”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