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4 09:43:40
来源: 无
金华已实现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乡镇全覆盖,我们距离城市5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圈更近了一步。
有人问,部分农村尤其是偏远乡镇充电桩利用率较低,有必要建吗?充电设施不足是制约新能源汽车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农村尤为突出。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明确了充电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
适度超前不仅指提高公共充电桩的覆盖范围,推动公共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公共充电桩“乡乡全覆盖”,也包括预留高压、大功率充电保障能力,确保配电设施满足直接建桩接电需要,从而实现“电等桩、桩等车”,为消费者解决充电难的后顾之忧。
截至2024年,我市车桩比约1.6: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要达到“2025年全省车桩比降至1.5:1”“2030年全国实现车桩比1:1”的目标,仍需努力。况且,面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的趋势,充电桩建设更需“加速跑”。
陈俊 摄
对金华而言,补齐乡村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短板,为新能源汽车下乡“铺路”,不仅有助于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还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事关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我市正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基地、长三角重要的关键零部件供给中心、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和研发高地,2024年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该产业前景广阔。我市紧抓政策机遇、产业风口,将新能源汽车下乡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度统筹、高度联动,推动全产业链集群发展。
小小充电桩既是民生要事,也关乎经济发展大局,这就不难理解,政府为何要用“有形的手”来打通公共充电桩下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国家、省、市陆续出台利好政策,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让桩等车、带动消费,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市连续两年将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列入市民生实事项目,并将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扶持政策向农村倾斜,如统筹落实国家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资金和省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奖补资金,重点支持乡村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
陈俊 摄
公共充电桩乡镇全覆盖只是第一步,建好后更要管好、用好。当前,公共充电桩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用户来说,部分充电桩损坏或维护不及时,无法使用,部分充电功率低、时间长,影响体验;对运营方来说,有的充电站设施利用率较低,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运营压力大。
破题关键在于发挥“两只手”的作用。一方面,政府要做好规划引领、政策引导、统筹协调,如将运营补贴与服务质量、充电效率挂钩,引导运营商落实主体责任,规范日常维护保养、应急处理,健全运维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充电设施运营安全监管,建立“僵尸企业”“僵尸桩”退出机制等。
另一方面,要坚持市场主导,鼓励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参与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竞争,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提升充电便利性、用户体验感,增强运营商的“造血”功能,确保公共充电设施“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