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1 14:12:19
来源: 无
春意渐浓,婺城区蒋堂镇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近日,笔者来到蒋堂镇盛桂有家庭农场看到,旋耕机轰鸣着翻整土地,空中植保无人机穿梭往返,将肥料均匀播撒在刚翻新的土地上。
“今年我们的早稻种植面积接近1000亩,今天计划完成80亩的施肥任务。”“90后”新农人盛俊豪手持遥控器,一边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一边向笔者介绍。与传统的人工施肥方式不同,如今农场借助先进的植保无人机技术,只需在电子地图上圈定作业区域,并设定好相关参数,无人机便能自动规划飞行路径,实现精准施肥。
据了解,这款核定载重量60公斤的“空中管家”单次作业可覆盖3亩农田,仅需1分钟即可完成施肥。按日均作业量估算,无人机每天的施肥能力可达250亩,效率是传统人工的5倍还多。“在过去需要十多人忙活的工作,现在一架无人机就能轻松搞定。”他感慨道。
作为返乡投身农业的“农二代”,盛俊豪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他坦言,现代农业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而是充满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尽管当前农业领域仍面临着人才与劳动力双重短缺的难题,但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正成为破局的关键。“无人机不仅大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能实现精准作业。”他说,无人机等智能装备的普及,不仅让老一辈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农业生产。
如今,在盛桂有家庭农场,科技赋能贯穿全产业链。播种、施肥等环节均已实现无人机作业,配合小麦、油菜等作物的轮作模式,形成高效生态种植体系。“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再过一周时间将迎来水稻播种季。”盛俊豪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