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20:29:17
来源: 无
金华传媒记者 胡敏霞 文 吴潮宏 摄 视频:闻君
他们坚守诚信底线,他们坚守自身岗位,他们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他们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他们用自己的言行,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3月28日,婺城区举办第一届道德模范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颁奖典礼。28位品德高尚、事迹感人、群众认可度高的先进人物,集聚了大家的目光。
近年来,婺城致力于培育“好人婺城”的文化土壤,持续加大对草根道德模范的培育与宣传力度。在这片土地上,坚持寻觅“身边好人”,挖掘“凡人善举”,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最美现象”从盆景变风景,从风景变风尚。
善行义举 动人心弦
古人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进入新时代,道德力量如何进一步转化为人心向善、行为向美的动力?
现任婺城区白龙桥镇金奥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叶萍,自2011年担任金奥社区支部书记以来,始终以满足群众需要、群众期盼为目标,整合资源,将金奥社区“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建设成为市级精品社区。同时,她还组织社区热心居民成立“文明劝导队”“义务巡逻队”,组织小区物业、楼道长、小区业委会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组”,创新创立“有心、有情、有法”三有办法,打造“社区是我家、有事找社区”示范窗口,每年近300起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努力,为群众做好服务。”面对荣誉,叶萍简单地说。
叶萍的话,道出了道德榜样的心声:岁月轮转,守望美德的初心始终不变。
春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洪莺,通过“小候鸟的守护者”项目持续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她和团队先后赴8所校园、6个社区开展“防拐防骗安全教育”、“地震火灾逃生安全教育”、“溺水车祸急救安全知识”等安全教育活动,共开展现场宣讲30余场次,受益人数达2000余人。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政治处工作人员唐健,23年以来,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350余次,服务时长达5400余小时。浙江凯大律师事务所主任、支部书记金泽,成立了婺城区首家农村法律顾问工作站,带领律师团队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用工,减少用工纠纷的发生,无偿为农村群众解决法律问题2000多次,化解矛盾纠纷80多起……在他们眼里,美德是助人为乐的善心。
雅畈镇中心小学教师鲍静,36年来坚守农村教学一线,用为人师者的大爱守护和关心每一位学生。作为第一批婺城区援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的专技医师,安地镇卫生院副院长何子寅,近3年来累计诊疗6852人次,参与病房及各科会诊203次,义诊受惠群众500余人次,开展教学讲座7场次,培训学员317人次,为众多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为当地的中医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西市街商圈联合党委专职副书记兼西市街社区党委副书记胡槐皎则是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积极推动商圈党建联建工作机制,通过构建管理联动、难题联解、风险联防的“一网三联”治理体系等举措助推商圈健康发展……在他们眼里,美德是敬业奉献的恒心。
作为一名环卫工人,面对巨额财物,施美仙不为所动,而是立即联系保洁班长,并向值班民警报警求助找到失主。当失主取出一叠现金作为酬谢时,她也婉言谢绝。“如果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还会选择这样做。”不善言辞的施美仙说道。在她眼里,美德,是诚实守信的良心。
身边感动 无处不在
虽然个子不高、身有残疾,但蒋堂镇开化村的严文胜却仍然细心照顾智力残疾的妻子方美红。洗衣、做饭、耐心呵护……就这样,他和妻子携手走过长达25年的爱情之路,创造了一段佳话。
当亲人深陷困境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蒋堂镇下尹村的戴琴仙给出了答案:不离不弃,陪伴左右。当姐姐病重时,她到处借钱给患病的姐姐看病;当姐姐需要人照顾时,她就在床边守着。和戴琴仙一样的还有长山乡长山二村村民陈小星,寒来暑往,十年多时间,为了照顾姐姐,她在那条闭着眼睛都能走的小巷来回穿梭了1万多公里,用朴实无华的举动表达着对姐姐深沉的爱。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而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美德传承,亦如此理。在婺城,有许多道德榜样都是普通百姓,他们所具备的向上向善品格,犹如山间细流温润心田。
当群众有危难时,金华市交警直属三大队江北中队辅警吴忠义、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财经民生部摄影记者李建林、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金某部战士朱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他们说:“这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婺城区竹马乡竹马馆村民邵有娟致力于农村文化工作已经21年,不仅免费教本村村民唱山歌,跳广场舞、健身操,还经常受邀指导其他村组建文体队伍、开展各类活动。她先后组建了10支村民文体队伍和6支文化礼堂志愿者队伍,村中文体活动不断,群众文化生活日渐丰富。金华实验中学团委副书记、婺城区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刘鹭丹以红色文化为纽带,将家乡瑞金的红色精神融入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各类红色活动,让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婺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汪胜,一直扎根基层一线,致力于金华名人文化的挖掘和创作……在他们身上,文化耕耘之美有了生动的诠释。
在28位道德榜样中,有“00后”,更有87岁高龄的长者——曹荣安。作为金华雷锋事迹馆馆长,40多年来,曹荣安共牵头组织各类环保主题活动2000余次,开展环保巡回宣讲2000余场,他用半生经历,告诉后人什么是雷锋精神。
道德高地 不断厚植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自2007年起,为树立基层先进典型,弘扬优良社会道德风尚,营造见贤思齐、崇尚文明的社会环境,婺城区设立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评选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0届。“草根奖”秉持“民间设奖、百姓评奖、奖励百姓”的独特理念,广泛动员爱心企业捐助“草根奖”关爱资金,精心设置“助人为乐、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等固定奖项,以及“乡村振兴、文化耕耘”等动态奖项。18载光阴,28个奖项相继设立,306位“草根明星”脱颖而出。
在已评选出的“草根明星”中,涌现出了5名中国好人、37名浙江好人、133名金华好人,1名全国道德模范、2名省级道德模范、11名市级道德模范。他们正成为构筑起婺城“道德高地”的厚重价值力量,成为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金华市红十字会志愿者郑方深有感受。她是金华市最早开始从事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从最初的遭遇“白眼”,到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公益事业并付诸行动,她倍感欣慰。“现在社会对于做公益事业更多的是尊重和支持,这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坚持做下去。”郑方说。
翻开婺城的历史可以看到,从卢文台治水为民的担当,到孟祥斌纵身一跃的壮举;从北山四先生的书香文脉,到今日“草根民星”的善行接力——这片土地,自古流淌崇德向善的基因,婺城人用行动证明:伟大,从来生于平凡;文明,始终薪火相传。
进入新时代,更需要榜样的力量。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婺城加快推动主城崛起的奋进之年。婺城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好“礼遇好人”“好人共帮”等活动,推动更多榜样力量转化为社会正能量,不断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擦亮“浙江有礼·婺城争先”区域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为主城崛起提供坚强支撑。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