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八婺  >  金东   正文

创新高地③浙中实验室:解锁中医药传承创新画卷

2025-03-31 12:50:39

来源: 无

作者: 苏宣萌

编者按

  “大干2025”是金义新区的冲锋号角!为决胜“双千亿”提供强力支撑,必须全力打造实体经济“产业脊梁”,竞逐数字经济“新兴赛道”,勇闯数实融合“创新高地”,走出创新驱动、集群发展、数实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金东路径”。

  为此,金华传媒金东中心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金义新区坚定不移攻坚“三大突破”的生动实践。

金华是浙江省重要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地之一,在历史上具有深厚的中医药发展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如何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利用好、传承好?近日,记者来到金华科技城里的浙中实验室寻找答案。

资料显示,浙中实验室是以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为母体,由金华市人民政府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共同举办,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光电子研究院、华润三九联合共建的中医药与大健康高能级研究平台。

“研究院积极布局中药院内制剂研发转化,已规划颗粒剂、胶囊、片剂、口服液、擦剂、涂膜剂、消字号等制剂车间,并与浦江、义乌、永康等相关医院开展合作,已承担‘肝喜一号’‘桑杏宣肺颗粒’等中药协定方中药院内制剂研发项目4项,积极探索中药院内制剂研发、生产、配送等研发转化新路径。同时,与华润三九(兰溪基地)、寿仙谷药业等共建院企联合研发中心11家;围绕院内制剂、医疗器械等领域孵化、引进中医药科技企业5家,积极引进中医骨科机器人产业化项目,计划将在金华落地产线生产;与东元医学检验、吉浙生物等企业签订横向技术输出合同15项,其中,金华市揭榜挂帅项目2项;功能性眼霜、保健食品、浙中金研菁萃系列化妆品、中医骨科机器人、中医四诊仪等产品已开启多代研发。”谈及浙中实验室一年来的发展成绩,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执行院长寿旗扬如数家珍。

记者走进浙中实验室展厅,迎面而来的各种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以及药膳糕点、医疗器械令人眼前一亮。工作人员指着一台台用于中医诊疗的设备依次告诉记者:“这是一台骨科机器人,过去检查骨折、骨裂,需要拍x光片确定伤口情况,如今在它的帮助下,医生只需在病房或诊室内,就能通过机器人显示屏精准定位骨折部位,并完成复杂或粉碎性骨折的复位。”不仅如此,能够通过精准体质辨识,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提升生活质量的九种提质仪;自动采集患者脉象的全自动脉象诊疗仪……不少先进的仪器设备打破了对中医诊疗的固有印象。

“落地以来,我们通过将人工智能和现代工程科学手段融入中医诊疗,目前已经实现了一系列数字化中医智能诊断技术的突破,以‘骨科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品已经在临床医疗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寿旗扬介绍,除了这些研发成果,研究院还结合金华产业特色和自身产学研发展要求,推出了功能性眼霜、浙中金研菁萃系列化妆品等大健康产品,部分产品面向市场后,深受消费者青睐。

取得一系列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人才驱动。“目前,我院在职员工131人,其中科研人员11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占比90%。依托人才优势,我们联合金华市中医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等,共同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管理工作,培养适应中医药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寿旗扬说,作为金华乃至浙江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及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龙头和中心,研究院充分发挥人才、科技资源优势,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化互为支撑,同步发展,良性循环,推动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牢牢扛起振兴发展中医药的使命,为中医药事业与大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