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07:03:02
来源: 无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
孤独症,也被称作自闭症
我国0~14岁的孤独症儿童
数量已超过300万
他们的目光不愿与周遭对视
他们的耳朵对身边的声音仿若未闻
他们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却用着一套截然不同的“操作系统”
本期【怡问医答】邀请
金华市第二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
主任王晓蓉
带我们走近“星星的孩子”
王晓蓉:目前,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有研究表明,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基因、感染、环境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等。
王晓蓉: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一般儿童在12—24个月时会被发现症状,很多人认为它只影响儿童,疾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好转,其实不然。很多成年孤独症患者仍面临着严重的社交和沟通障碍,在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和独立性方面较差,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仍需要支持和帮助。
王晓蓉:国内外公认康复训练是改善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症状、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最有效方法。通过早期干预和支持,许多孤独症儿童能够在社交、沟通和生活技能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王晓蓉:可以归类为三大表现,分别是社交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
社交功能障碍:这类孩子不能与别的同龄小伙伴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方式。比如,在婴儿时期,母亲在喂奶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与自己没有目光的交流。
语言发育障碍:在一到两岁的时候,还无法发出单词或整句话,甚至到了四五岁的时候还分不清“你我他”。
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兴趣爱好比较特别,比如会喜欢一些机械旋转的物体,类似电风扇等,或者会喜欢一段铁丝。孤独症患儿往往不太注重玩具的整体性,比如一辆小汽车,他会格外关注其中转动的轮子。此外,这类孩子会喜欢吃固定的食物,东西要放在固定的地点,走路也要走固定的路线等。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