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文化   正文

金华人的一天丨他的每一天 从凌晨三点半开始

2025-04-06 07:10:02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赵如芳 文/摄

早上7点55分,记者来到小徐的肉带饼店时,门口已经围了一群顾客,数一数,11个。

小徐站在烤桶前,一边烤着饼,一边应对各个方向的顾客,手不停,嘴不停,此时的他已经忙碌了近4个小时。

小徐名叫徐双群,今年39岁,在市区浦江街经营一家饼店,他的每一天,都从凌晨3点半开始。

01
口快手快,一天用掉60公斤面粉

小徐是婺城区琅琊镇人,以前是厨师。有名同事来自兰溪,做得一手好肉带饼。

饼呈长条状,撒有芝麻,中间夹着葱肉。烤熟后,饼成了金黄色,芝麻飘着香,肉里冒着油。从一侧将饼撕开,夹一根黄灿灿的油条,咬一口,外酥里韧。再搭配一碗豆浆,就是金华人喜欢的早餐。

3年前,小徐跟着同事学会做肉带饼后,辞了工作,在浦江街开起店面,经营至今。每天早上,站在门口等饼的客人,是这条街不变的风景。

4月1日凌晨,小徐像往常一样,在3点半起床,4点打开店门,倒面粉、加水、发面,磨豆浆。面发好以后,他又揉面,擀成饼皮,用刀切成长条,铺上调好的肉馅,再卷起来,刷油、撒芝麻、切成小块……一刻不停地忙着。

从6点半起,渐渐有客人过来就餐。7点55分,记者来到饼店采访,发现只能远观,不敢打扰,因为他实在太忙了。

“老板,一个肉带饼。”“辣的还是不辣的?”“辣的。”“辣的要现烤,稍微等一下。”

“老板,一个肉带饼,帮我拉得薄一点,夹油条。”“好的。”

“老板,两个葱饼。”“先拿一个吧,另一个等一会儿。”

“老板,一副肉带饼夹油条,一碗豆浆,多少钱?”“7元。”

……

在与顾客进行这些对话时,小徐的手没有停过,一会儿拿钳子把饼夹出来,一会儿帮顾客把饼剪开以便夹油条,一会儿又到案板上赶紧揉搓几下,拿起饼蘸水、拉长,弯腰贴入炉中……

语速快,动作快,毫不拖泥带水。有时候,“你要辣的饼还是不辣的饼”直接简化成4个字“你辣不辣”。

一拨客人拿着饼离开,另一拨客人涌来,直到9点,就餐高峰已过,小徐才缓过一口气,却也没歇着,转身去擀饼皮。

这时,有客人买饼,炸油条的女员工自告奋勇,拿起钳子想帮忙夹饼,试了两次,被烫得“嗷嗷”叫,把手缩了回来。“我来我来。”小徐把钳子伸进炉里,夹出一个金黄的饼,一点事都没有,300℃的炉温,他早已适应。只是,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他的右手手背一直红彤彤的。

生意如此红火,一天能卖多少饼?小徐无法回答,忙成这样,哪里来得及数?他只能统计面粉的用量,一天做饼和炸油条用掉的面粉,是60公斤。

02
生意红火,无他,唯有真诚

上午9点多,老顾客蒋先生用完早餐后,和小徐闲聊:“今天饼的辣度刚刚好。”一周7天的早餐,他差不多有5天在这里解决。频率之高,让人难以置信。

9点半,一名顾客来买饼,小徐将一只新饼出炉,发现肉量偏少,提议少收1元钱。“肉去哪儿了?被你吃了?”一名老顾客调侃道。“不会的,老板不吃生肉。”另一名老顾客替小徐说话,小徐笑了起来。

肉馅铺在饼皮上卷起来后,还要再拉伸饼皮,这一步骤会导致肉馅移动,有些肉带饼里的肉较少。此外,饼的两头是通的,在炉里烘烤时,部分肉馅也会掉落。当发现饼里的肉较少时,小徐会主动提出少收钱,原价3元的饼,根据情况收一两元,有时甚至不收,但一些老顾客还是照原价支付,大家都觉得他实诚。

“肉带饼的利润很薄,主要靠跑量,开店之初,我就决定要做口碑。半年后,顾客果然多了起来。高峰时期,楼上楼下的桌子坐满,外面还有几十人在等。”小徐空了一点,和记者聊起了生意经。

怎样积累口碑?小徐说,就是真诚。除了发现肉少后不隐瞒外,小徐在时间的把握上也不玩套路。客人多,饼少,大家心急,问还需要多久。他会明确回答,如果饼已在炉里,就是3分钟,如果前面还有多人等,饼还没入炉,就说要七八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绝不会说“只要两分钟”却让客人等四五分钟。有些顾客车子停在路边,急着上班,小徐就征求先来的老顾客的意见,能否把饼让给他人。一般情况下,老顾客都会同意。

03
开店3年,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

下午,小徐在店里做葱肉小饼,一直卖到晚上7点,然后关店回家。老顾客不解,晚上7点半,附近两所初中放学,中学生们会来买饼,为什么不晚点关门?小徐摇摇头:“吃不消,如果接这波流量,起码要八九点才能下班,睡眠时间就更少了。”得知小徐每天凌晨3点半起床,老顾客也赞同他的选择。

“你老婆出月子了没?”老顾客蒋先生问小徐。“今天刚满月。”小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的大儿子今年13岁,去年,老婆怀上二胎,夫妻俩希望能生个女儿,偏偏又是儿子。

老婆生产时,小徐关店6天。隔壁做早餐的老板天天被追问:“小徐怎么还没来做饼?他老婆生孩子,又不是他生孩子。”

6天后,小徐重启店门,顾客蜂拥而至,从隔壁早餐店老板那里听到顾客的话,他哭笑不得。开店这3年,他根本无法顾家,只有在周日下午关店,回琅琊与家人团聚,为了第二天早起,他常常不在老家过夜。关店6天陪老婆生产,是他在弥补这些年在陪伴家人方面的遗憾。

晚上7点,小徐的店门关了,简单地吃点晚饭后,他进入了梦乡。第二天凌晨,他又会为饼香而忙碌。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