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09:45:46
来源: 无
近日,浙江省建设厅公布了2025年度第二批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项目名单,兰溪市黄店镇王家村、诸葛镇长乐村、浦江县花桥乡前坞村、磐安县盘峰乡高二村成功入选。至此,金华市已有11个村庄跻身省级建设序列,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这些村庄有的忙着给老房子“修旧如旧”,有的在田野里搞起“稻蟹共养”,还有的把破旧农房改成了网红民宿,看似各忙各的,实则藏着金华建设宜居乡村的“独门秘籍”。
不信你看,金华的聪明劲儿就体现在“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上。像兰溪长乐村守着诸葛后裔的明清古建筑群,专门请来古建修复专家,把雕花窗棂、青石板路修得原汁原味,游客走在村里就像穿越回古代。而浦江前坞村则是另一番景象,村干部带着大伙儿整治污水、改造厕所,脏水沟化身了荷花池,村里大妈跳广场舞也有了好去处。这种“一个村一本经”的做法,既留住了老底子的乡愁,又装上了现代化的“里子”。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生态账本”变“致富存折”的魔法。磐安花溪村靠着千米平板溪做文章,夏天游客们光着脚丫踩水消暑,冬天围着篝火看非遗“炼火”表演,村民在家门口卖烤土豆都能月入过万。兰溪的“稻+兰江蟹”模式更是绝活,稻田里养螃蟹,蟹肥稻香不说,亩均收入比单一种植高出四成,去年光是卖螃蟹就帮农户多赚了300万元。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让乡亲们明白:绿水青山真的能变成金山银山。
由此可见,金华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已然超越单纯的景观营造,成为承载文化记忆、激活产业动能、提升民生福祉的综合性工程。这种既守护“浙风韵味”又增添“共富成色”的发展路径,不仅为浙江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更为全国同类地区贡献了具有江南韵味的实践智慧。可以预见,随着更多承载着文化基因与创新精神的村庄破茧成蝶,八婺大地必将绽放出更加动人的时代芳华。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