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栏目列表  >  行风热线   正文

行风热线 | 市水利局:水润共富 绿动未来

2025-04-10 10:55:22

来源: 无

作者: 傅静妍

 


4月9日《行风热线》上线单位:市水利局

上线嘉宾:

市水利局党委委员、河湖中心党支部书记 黄伟军

市水利局水资源处负责人 曹胜余

市水利局工管处负责人 陈军民

市河湖中心副主任 潘恒

市河湖中心河湖科副科长 葛云宝

市梅溪中心副主任 黄可谈

主 播:钟 原

问:金华水美富民文章,水利部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市深入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实施了一系列水系连通、中小河流治理、美丽河湖建设等行动,全面推进河湖治理。

一是系统治理,擦亮生态底色。在满足河道行洪功能和稳定安全为前提下,实施干堤加固、生态修复等工程,开展绿道等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河湖面貌品质。“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干堤加固建设60.7km,中小河流治理197km,农村水系整治228.68公里,新增防洪达标河道187.8公里,治理河湖岸坡生态化改造162公里。目前,全市共计创建省级美丽河湖49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个,高品质水美乡村45个,新增滨水绿道133.37公里,建设亲水节点96个,城乡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达86.2%。

二是以水为媒,绘就共富蓝图。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计完成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投资11.87亿。浦江县15分钟亲水圈入选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三批试点名单,成功招引“水利+”项目35个。通过项目的谋划和落地,不仅有效改善了河湖生态环境,还实现了生态效益与民生福祉的双提升。

三是点水成金,打通共富路径。依托河道、滩涂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探索河湖生态空间价值转化路径,积极打造水利+农业、水利+文化、水利+旅游等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产业互联互动,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村民增产增收。

市水利局党委委员、河湖中心党支部书记 黄伟军

问:介绍下我市通过“水利+”,推动水生态价值转化、市民共享生态红利方面的具体举措?

答:围绕水生态价值转化,我市积极探索“水权交易”“水旅融合”等模式路径,激活水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让水生态红利共建共享。

一是用水权改革激活资源价值。2024年,浦江县列为全省唯一以全域为单元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试点区县。浦江县“水权交易浦江模式”,依托浦阳江、壶源江流域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底蕴,创新构建“资源-资产-资本”转化路径,通过盘活水库用水权实现资产增值,10座小型水库用水权已融资6亿元,实现水库资源资产市场化盘活与生态价值释放。资金回流至水利资源维护与乡村建设领域,为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蓬勃兴起筑牢了根基,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与村民共同富裕。

二是“水文农旅体”融合发展。依托优质水源发展“金华好水”矿泉水品牌,2023年水饮产业取水量达28.16万立方米‌。推广洁水渔业、兰江蟹等特色养殖,覆盖2659座水库山塘,产值达6.27亿元,形成“优水+富农”生态链。积极开发滨水运动与文旅项目‌,举办龙舟邀请赛、青少年电动冲浪板锦标赛等大型赛事。义乌市大陈镇上坑仁村改造八都溪堰坝,打造“水上星光夜市”,月均吸引游客15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130万元。金东区在八仙溪美丽河湖建设过程中,已是集慢生活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多彩胜地。

问:河湖长制下一步有哪些工作重点?

答:市水利局接下来将重点做好阻水片林问题整治工作,开展水域调查名录内行洪河道片林、高杆作物、围堤等问题的排查核查,并依法依规清理河道临水线范围内的阻水片林;继续开展“清剿水葫芦,美化水环境”专项行动,确保在6月底前确保全市河湖水域整洁有序;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推动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持续推动跨界联防共治,健全“五联”跨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落实与丽水市、衢州市的协同机制,提升跨界保护治理水平。探索建立金华丽水温州河湖跨界联防联控战略合作机制,推动形成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多部门、多层级、多方式共同管护跨界河流的格局。

暗访督促问题整改。针对各类河湖问题,市河长办常态化开展河湖长制问题暗访,建立问题库,以交办单督办单形式交由属地进行问题整改。

推动项目落实见效,加强全域幸福河湖项目建设督导,推动重大河湖治理项目落实落地。2025年完成武义菊溪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和义乌、浦江、武义第一批省级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加快构建全域幸福河湖“浙中水乡,水润八婺”基本格局。

构建全民共治氛围,壮大民间护水力量,深化公众护水“绿水币”机制,推广建设“绿币超市”,2025年计划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绿币超市;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公民环保意识,激发群众自发参与护水工作。

明日预告:4月10日《行风热线》上线单位:市水利局。欢迎拨打热线电话:82362218参与节目。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